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是来源于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肿瘤。根据肿瘤的组织学和临床特征将其分为2类,即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以前曾称淋巴管内间质异位症、淋巴管内间质肌病等,约占80%,病情发展缓慢,预后较好。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恶性程度高,病情发展快,易侵袭和转移,预后差。两者的病理特征也不相同。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好发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之一,每年有接近20万的新发病例,并是导致死亡的第三位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仅次于卵巢癌和宫颈癌)。其发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发病率在各地区有差异,在北美和欧洲其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肺癌、结直肠肿瘤,高居女性生殖系统癌症的首位。在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条件的改善,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亦逐年升高,目前仅次于宫颈癌,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
子宫内翻是指子宫底部向宫腔内陷入,甚至自宫颈翻出的病变,这是一种分娩期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多数发生在第3产程,如不及时处理,往往因休克、出血导致产妇在3~4小时内死亡。及时发现并明确诊断子宫内翻是治疗的基础。子宫内翻患者在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常合并严重的疼痛、出血、感染和休克等临床表现,所以积极地缓解疼痛,控制出血、感染和休克是进行子宫内翻治疗的前提。
子宫颈肉瘤是一种少见的恶性程度较高的女性生殖道肿瘤。宫颈肉瘤因发病率低,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不少患者是在手术,包括宫颈肌瘤切除术及术后病理学检查时才发现。宫颈增大,尤其是宫颈突然增大,伴阴道出血,阴道分泌物明显增多,应怀疑有宫颈肉瘤的可能。
子宫颈平滑肌瘤比较少见,因为部位特殊,与发生于子宫体部的子宫肌瘤相比,其症状、体征及治疗均具有一定特殊性。至于病因及发病机制则与子宫体部肌瘤相同。
宫颈残端癌是指子宫次全切除术后所残留的宫颈部分发生癌变。宫颈残端癌可在子宫次全切除术后数月至2年内发病,也可在数年或更长的时间发病。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也是人体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又称为纤维肌瘤、子宫纤维瘤。由于子宫肌瘤主要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中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作为一种支持组织而存在,故称为子宫平滑肌瘤较为确切。简称子宫肌瘤。
子宫复旧不全是产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在正常情况下,分娩后,由于子宫体肌纤维收缩及缩复作用,肌层内的血管管腔狭窄甚至栓塞,使局部血液供应明显减少,子宫肌细胞缺血发生自溶而逐渐缩小,胞质减少,因而子宫体积明显缩小,子宫腔内的胎盘剥离面随着子宫的逐渐缩小而相应缩小,加之子宫内膜的再生使剥离面得以修复,子宫通常在产后5~6周时恢复到接近非孕时状态,这个过程称为子宫复旧(involution of uterus)。当上述复旧功能受到阻碍时,即发生子宫复旧不全(subinvolution of uterus)。
子宫肥大,是指子宫均匀增大,本病的基本病理改变是子宫肌层内平滑肌细胞及血管壁的变化。子宫呈均匀增大,肌层肥厚达2.5~3.2cm。切面呈灰白色或粉红色,硬度增加,纤维束呈编织状排列。动静脉明显扩张,在新生的血管周围有成团的弹力纤维增生。伴有不等程度子宫出血的一种疾病。主要临床症状为白带增多。另外,由于结缔组织增生及炎症沿宫颈旁或经宫骶韧带向盆腔扩散,有腰骶部疼痛或会阴部坠胀感。
子宫发育异常是生殖器官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临床意义亦比较大。两侧副中肾管在演化过程中,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可在演化的不同阶段停止发育而形成各种发育异常的子宫。有些子宫畸形患者可无任何自觉症状,月经、性生活、妊娠、分娩等亦均无异常表现,以至终身不被发现,或于体检时偶被发现。但亦有一部分患者的生殖系统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直到性成熟时、婚后、或孕期、产时,因出现症状才被发现。
子宫恶性肿瘤可发生在子宫颈、子宫体和子宫内膜。子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指发生在子宫阴道部及宫颈管的恶性肿瘤。宫颈癌的转移,可向邻近组织和器官直接蔓延,向下至阴道穹窿及阴道壁,向上可侵犯子宫体,向两侧可侵犯盆腔组织,向前可侵犯膀胱,向后可侵犯直肠。也可通过淋巴管转移至宫颈旁、髂内、髂外、腹股沟淋巴结,晚期甚至可转移到锁骨上及全身其他淋巴结。血行转移比较少见,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肝及骨。当宫颈癌的症状出现三个月后就诊者已有2/3为癌症晚期。子宫体癌因多起源于子宫内膜腺体,故又称为子宫内膜腺癌。多
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来源于米勒管衍生物中分化最差的子宫内膜间质组织,能够分化成黏液样组织、结缔组织、软骨组织、横纹肌组织及平滑肌组织,可同时含有恶性的上皮成分和恶性的间质成分,即癌和肉瘤成分。同源性恶性米勒管混合瘤:肉瘤和癌两种成分都是来自子宫原有的组织成分。异源性恶性米勒管混合瘤:肉瘤中含有子宫以外的组织成分如横纹肌、软骨、骨等。
指妇女妊娠期中出现的烦躁心悸的病症。西医妊娠期间出现抑郁症可参考本病。
滋养细胞肿瘤,别名:滋养层细胞疾病;滋养层细胞瘤;滋养叶肿瘤;滋养层肿瘤;致溃疡性胰岛细胞瘤;胃泌素瘤;瘤细胞可分泌胃泌素;滋养细胞肿瘤是指胚胎的滋养细胞发生恶变而形成的肿瘤。最早分为两种一种良性的称“葡萄胎”,另一种恶性的称“绒毛膜上皮癌”。以后发现介于这两种之间,还有一种形态上像葡萄胎,但具有一定的恶性,可以侵袭肌层或转移至远处。
发生姿态性腰腿痛的原因很多,如各种下肢先天或后天畸形。常见者有髋关节先天或后天性脱位或强直,一肢短缩或发育畸形,脊柱先天或后天畸形,脊柱结核、骨折、各种先天或后天脊柱侧弯,青年性驼背等。腰椎是富有代偿能力的脊柱部分,所以它的韧带和关节容易受到劳损,引起腰腿痛。
着色真菌病是指由暗色孢科真菌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和内脏的感染性疾病,包括暗色丝孢霉菌病和皮肤着色芽生菌病。本病病程长,常因皮肤损伤后感染,局部出现丘疹、结节、溃疡或结痂,常数年或数十年不愈,可造成肢残,重症者可危及生命。
由黑暗色真菌(包括双极霉属,分枝瓶霉属,分枝孢子菌属,德勒霉属,外瓶霉属,产色芽生菌属,瓶霉属,支孢霉属,Ochroconis,鼻毛癣菌属,线形担子菌属和万氏菌属)引起的皮下组织,鼻窦,脑及其他组织的感染。
着色芽生菌病又称为着色霉菌病,是指由多种暗色孢科真菌引起的皮肤以及皮下组织和内脏的感染性疾病,一种为皮肤着色芽生菌病,为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慢性巨灶性感染,真菌在组织中的形态为棕色厚壁孢子;另一种为暗色丝孢霉菌,除感染皮下组织外,还可引起系统性主要是脑的感染,组织相为棕色分隔的菌丝。
着色性干皮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皮肤病,发病率约1:25万,特征是UV照射后DNA损伤不能修复。患者对日光高度敏感,有畏光现象。光暴露部位皮肤萎缩、大量的雀斑样色素加深斑,继而出现新生物,可有多系统累及,许多患者可伴有眼球、神经系统等病变。
着色杆菌病(chromobacteria)是由一类不产芽孢的革兰阴性小杆菌着色杆菌引起。病菌存在于水及土壤中,受污染血库中的血液中也有存在,常常有明确的接触史,一家中数人发病。皮疹数目众多,好发于躯干。症状严重者皮肤发现有波动感的脓肿或局限性蜂窝组织炎,伴有淋巴管及淋巴结炎,重者可引起致死性败血症。诊断主要依据细菌学检查,四环素、氯霉素、链霉素等有效。
灼性神经痛指在明确的神经损伤后,与损伤神经支配范围相一致的区域内出现的以剧烈灼样疼痛为主要症状,表现为痛觉异常、痛觉过敏、交感神经机能障碍、血流障碍、出汗异常、骨及肌肉萎缩,有时表现出水肿性改变的慢性顽固性疼痛综合征。发病情况:男女之比为5:1;以20~40岁多见(小儿极少)。
此型又名屈曲(旋转)型骨折脱位,亦为临床上较为严重的类型。易伴有脊髓损伤,但较前者为轻。但本型的发生率较低,在屈曲暴力所致的楔形骨折病例中,占7%~9%。
椎体爆裂骨折又称为垂直型压缩性骨折,较少见,多属不稳定型。由于本型骨折的骨折片易侵入椎管,故截瘫的发生率高,应引起注意。
椎间隙感染为化脓性脊椎炎的一种类型,另一种为椎体化脓性骨髓炎,由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感染往往起病急骤,患者有寒战、高热、腰背痛加剧,并有明显的神经根刺激症状。
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脊柱疾病之一。主要是因为椎间盘各组成部分(髓核、纤维环、软骨板),尤其是髓核,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侧)方或椎管内,从而导致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和脊髓等受到刺激或压迫,产生颈、肩、腰腿痛,麻木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按发病部位分为颈椎间盘突出症、胸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