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草

中药材“耳草”。别名:鲫鱼胆草、细叶亚婆巢、节节花。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感冒发热,肺热咳嗽,喉痛,急性结膜炎,肠炎,痢疾;外用治蛇咬伤,跌打损伤,痈疮肿毒,乳腺炎,湿疹。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患处,或煎水洗。别名:较剪草、鲫鱼胆草、山过路蜈蚣、蜈蚣草、行路蜈蚣、节节花、鲫鱼草、龙胆草、苦胆草、节节白花、细叶假红兰……

名称 耳草 ( ěr Cǎo )
别名 鲫鱼胆草,细叶亚婆巢,节节花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感冒发热,肺热咳嗽,喉痛,急性结膜炎,肠炎,痢疾,外用治蛇咬伤,跌打损伤,痈疮肿毒,乳腺炎,湿疹,
用法用量 <p>3~5钱;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患处,或煎水洗。</p>
性味 苦,凉,
相关方剂 菇耳茶 , 断泉神秘丸 , 焚香透膈散 , 鹅掌风膏 , 安眠散 , 补气升阳和中汤 , 灵宝烟筒 , 苍耳草膏 , 芦筒 , 接补消肿膏
相关中成药 菇耳茶 , 断泉神秘丸 , 焚香透膈散 , 鹅掌风膏 , 安眠散 , 补气升阳和中汤 , 灵宝烟筒 , 苍耳草膏 , 芦筒 , 接补消肿膏
概述 方剂 药酒 汤方 茶方 药膳 中成药

耳草 性状及选购

性状鉴别:全草长25-50(-100)cm。根粗壮坚硬。茎圆柱形,直径约3mm,小枝稍具四棱,密被短毛,节稍膨大,有须根。叶对生,黄绿色,薄革质,微向内卷,展平后呈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6cm,宽约1.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稍粗糙,下面被柔毛,脉凸出,侧脉3-6条;托叶2片,合成一短鞘状,先端裂成5-7条刚毛状刺,膜质,被柔毛。叶腋间常有残留聚伞花序或小果。气微,味极苦。 以叶多、色黄绿、具花果者为佳。

耳草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生于草地、林缘和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和西南。

耳草 原始形态

耳草 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茎近直立或平卧,小枝密被短粗毛,幼时近四棱柱形,老时圆往形,节上常生根,叶对生;叶柄长2.7mm,托叶膜质,被毛,合生成一短鞘,先端5-7裂成刚毛状;叶片近革质,披针形或椭圆形,长3-8cm,宽1-2.5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微下延,上面平滑或粗糙,下面常被粉末状短毛,侧脉4-6对。聚伞花序密集成头状,腋生;无总花梗;苞片披针形,微小;花4数,近无梗;萼筒长1mm,被毛,裂片披针形,长1-1.2mm;花冠白色,长2.5-3mm,裂片长1.5-1.8mm,广展;雄蕊生于花冠筒喉部,花药伸出;柱头2裂。蒴果球形,直径1.2-1.5mm,熟时不裂。种子每室2-6颗,种皮有小窝孔。花期春未夏初。

耳草 化学成分

全草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1),烃(hydrocar-bon),耳草碱(auricularine)。

搜索推荐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