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肤子

中药材“地肤子”。别名:扫帚苗。性状:本品呈扁球状五角星形,直径1~3mm。外被宿存花被,表面灰绿色或浅棕色,周围具膜质小翅5枚,背面中心有微突起的点状果梗痕及放射状脉纹5~10条;剥离花被,可见膜质果皮,半透明。种子扁卵形,约1mm,黑色。气微,味微苦。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鉴别:(1) 本品粉末棕褐色。花被表皮细胞多角形,气孔不定式,薄壁细胞中含草酸……

名称 地肤子 ( Dì Fū Zǐ )
英文名 FRUCTUS KOCHIAE
别名 扫帚苗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 <p>9~15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p>
性味 辛,苦,寒,
归经 归肾,膀胱经,
相关方剂 小金牙酒 , 猪胰海参汤 , 中药癣药酒 , 一号癣药水 , 参白癣药水 , 地肤丸 , 除湿清火汤 , 还睛神明酒 , 老柏皮散 , 槐肤酒
相关中成药 小金牙酒 , 猪胰海参汤 , 中药癣药酒 , 一号癣药水 , 参白癣药水 , 地肤丸 , 除湿清火汤 , 还睛神明酒 , 老柏皮散 , 槐肤酒
概述 方剂 药酒 汤方 茶方 药膳 中成药

地肤子 性状及选购

本品呈扁球状五角星形,直径1~3mm。外被宿存花被,表面灰绿色或浅棕色,周围具膜质小翅5枚,背面中心有微突起的点状果梗痕及放射状脉纹5~10条;剥离花被,可见膜质果皮,半透明。种子扁卵形,约1mm,黑色。气微,味微苦。

地肤子 鉴别方法

(1) 本品粉末棕褐色。花被表皮细胞多角形,气孔不定式,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簇晶。果皮细胞呈类长方形或多边形,壁薄,波状弯曲,含众多草酸钙小方晶。种皮细胞棕褐色,呈多角形或类方形,多皱缩。

(2) 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20ml,盐酸1.5ml,加热回流2 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约5ml,加水10ml,混匀,置分液漏斗中,加石油醚(60~90℃)20ml振摇提取,分取醚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齐墩果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2μl、对照品溶液4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4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磷钼酸试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地肤子 药理作用

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等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对大鼠无利尿作用。

###

1.抑菌: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许兰氏黄癣菌,奥社盎氏小芽胞癣菌等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水浸液用试管稀释法,1:3对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孢子菌及星形奴卡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抑菌作用水浸剂(1:3)在试管中对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孢癣菌,铁锈色小芽孢癣菌,羊毛样小芽孢癣菌等皮肤真菌均有程度不同的抑菌作用。50%煎剂用干板挖沟法,对伤寒杆菌有较弱的抑制作用。

2.抑制过敏:地肤子水提物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及迟发型超敏反应有抑制作用。

地肤子 的副作用及禁忌

《本草备要》:"恶螵蛸。"

###

《本草备要》:恶螵蛸。

地肤子 附方

①治阳虚气弱,小便不利:野台参四钱,威灵仙钱半,寸麦冬六钱(带心),地肤子一钱。煎服。(《医学衷中参西录》宣阳汤)

②治阴虚血亏,小便不利:怀熟地一两,生龟板五钱(捣碎),生杭芍五钱,地肤子一钱。煎服。(《医学衷中参西录》济阴汤)

③治妊娠患淋,小便数,去少,忽热痛酸索,手足疼烦:地肤子十二两,初以水四升,煎取二升半,分温三服。(《子母秘录》)

④治久血痢,日夜不止:地肤子一两,地榆三分(锉),黄芩三分。上药拇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

⑤治目痛及眯忽中伤,因有热瞑者:取地肤子白汁注目中。(《僧深集方》)

⑥治雀目:地肤子五两,决明子一升。上二味捣筛,米饮和丸。每食后,以饮服二十丸至三十丸。(《广济方》地肤子丸)

⑦治肝虚目昏:地肤子一斤(阴干,捣罗为末),生地黄五斤(净汤捣,绞取汁)。上药相拌,日中曝干,捣细罗为散。每服,空心以温酒调下二钱,夜临卧,以温水调再服之。(《圣惠方》地肤子散)

⑧治胁痛,积年久痛,有时发动:六、七月取地肤子,阴干,末。服方寸匕,日五、六服。(《补缺肘后方》)

⑨治跳跃举重,卒得阴颓:白术五分,地肤子十分,桂心三分。上三物,捣末。服一刀圭,日三。(《肘后方》)

⑩治疝气:地肤子炒香,研末,每服一钱,酒下。(《简便单方》)

⑾治痔疾:地肤子不拘多少,新瓦上焙干,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用陈粟米饮调下,日三。(《圣济总录》地肤子散)

⑿治吹乳:地肤子为末。每服三钱,热酒冲服,出汗愈。(《经验广集》地肤酒)

⒀治雷头风肿:地肤子,同生姜研烂,热酒冲服,取汗愈。(《圣济总录》)

⒁治肢体疣目:地肤子,白矾等分。煎汤频洗。(《寿域神方》)

⒂治痈:地肤子、莱菔子各一两。文火煎水,趁热洗患处,每日二次,每次10~15分钟。(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16)风热赤眼。有地肤子一升(焙)、生地半斤取汁,共用饼,晒干,研细。每服三钱,空心服,酒送下。

(17)目痛、眯目。用地肤子榨汁点眼。

(18)雷头风(按:此病是头面肿痛、恶寒发热、太似伤寒)。用地肤子同生姜研烂,热酒冲服汗出即愈。

(19)疝气。用地肤子炒后研细。每服一钱,酒送下。

(20)血痢不止。用地肤子五两,地榆、黄芩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匙,温水调下。

(21)妊娠患淋。用地肤子十二两,加水四升,煎至二升半,分次服下。

(22)小便不通。用地肤草榨汁服,或用地肤草一把,加水煎服。

(23)眼睛受伤陷下。弩肉突出。用地肤叶(洗去土)二两,捣烂榨汁,每取少许点眼。冬季无鲜叶,取干叶煮成浓汁亦可。

地肤子 生境分部

生长于山野荒地、田野、路旁,栽培于庭园。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安徽、江苏、甘肃等地。各地多有栽培。主产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地。此外,辽宁、青海、陕西、甘肃、四川、江苏、安徽等地亦产。

###

生态环境:生于荒野、田边、路旁,栽培于庭园。

资源分布:几遍布全国。

地肤子 原始形态

地肤(《本经》),又名:箭、王蔧(《尔雅》),王帚(《尔雅》郭璞注),扫帚(陶弘景),涎衣草(《唐本草》),鸭舌草、独帚(《本草图经》),白地草(《纲目》),黄蒿(《本经逢原》),地面草。

一年生草本,高约50~15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绿色,秋季常变为红色,幼枝有白柔毛。叶互生,无柄;狭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7厘米,宽1~7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无毛或有短柔毛;幼叶边缘有白色长柔毛,其后逐渐脱落。花1朵或数朵生于叶腋,成穗状花序;花小,黄绿色;花被筒状,先端5齿裂,裂片三角形,向内弯曲,包裹子房,中肋突起似龙骨状,裂片背部有一绿色突起物;雄蕊5,伸出于花被之外;子房上位,扁圆形,花柱极短,柱头2。胞果扁圆形,基部有宿存花被,展开成5权横生的翅。种子1枚,扁球形,黑色。花期7~9月。果期8~10月。

###

一年生草本,高约50-150cm。茎直立,多分枝,淡绿色或浅红色,生短柔毛。叶互生;无柄;叶片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7cm,宽3-7mm,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无毛或有短柔毛;通常有3条主脉;茎上部叶较小,有一中脉。花单个或2个生于叶腋,集成稀疏的穗状花序;花下有时有锈色长柔毛;花小,两性或雌性;黄绿色,花被片5,近球形,基部合生,果期背部生三角状横突起或翅,有时近扇形;雄蕊5,花丝丝状;花柱极短,柱头2,丝状。胞果扁球形,果皮与种子离生,包于花被内。种子1颗,扁球形,黑褐色。花期6-9月,果期8-10月。

地肤子 化学成分

种子含三萜皂甙、油15%。绿色部分含生物碱。

###

果实主含三萜及其甙,已分离得到: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3-O-[β-D-吡喃木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齐墩果酸

搜索推荐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