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毛菌

中药材“蝶毛菌”。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槭、榆、杨、柳、柞、桦、胡桃等阔叶树的倒木、枯立木、原木、伐桩及活立木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及台湾、西藏等地。原形态:毛革盖菌 子实体一年生。侧生,无柄,或半平伏,单生至覆瓦状叠生。菌盖半圆形、扇形至圆形,(25)cm×(310)cm,厚210mm;盖面灰白色、淡黄色、鼠灰色至灰褐色……

名称 蝶毛菌 ( Dié Máo Jūn )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清肺止咳,祛腐生肌,主风湿疼痛,肺热咳嗽,疮疡脓肿
用法用量 <p>内服:煎汤,10-15g。</p>
概述 方剂 药酒 汤方 茶方 药膳 中成药

蝶毛菌 性状及选购

性状鉴别 子实体无柄。菌盖贝壳形或半圆形,长径1.5-10cm,短径1.5-5cm,厚约1cm。表面灰色、带黄色或浅褐色,有毛及同心环纹,边缘色较深。管口面灰白色或灰褐色,管口圆形或多角形,每1mm间2-4个。木栓质。气微,味淡。

蝶毛菌 药理作用

蝶毛菌热水提取物对小鼠肉瘤S180抑制率为65%。

蝶毛菌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生于槭、榆、杨、柳、柞、桦、胡桃等阔叶树的倒木、枯立木、原木、伐桩及活立木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及台湾、西藏等地。

蝶毛菌 原始形态

毛革盖菌 子实体一年生。侧生,无柄,或半平伏,单生至覆瓦状叠生。菌盖半圆形、扇形至圆形,(2-5)cm×(3-10)cm,厚2-10mm;盖面灰白色、淡黄色、鼠灰色至灰褐色,密生各色绒毛和粗毛,有明显的同心环纹和环棱;盖缘薄而锐,色深。管口面灰白色、淡黄色至灰褐色;管口圆形、近圆形至多角形,每毫米间3-4个,全缘,不开裂;菌管白色,单层,长2-4mm。菌肉白色或材白色,木栓质,厚1-7mm。孢子长椭圆形至圆筒形,有喙突,稍弯曲,无色,平滑,(5-8)μm×2.5μm。

搜索推荐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