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毒

中药材“蜂毒”。性状:浅黄色透明液体,比重1.1313,PH5.5。性味:辛、苦,平。注意: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防治中毒现象发生。功能主治:祛风湿,止疼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膝酸痛,坐骨神经痛。用法用量:每用1~5个蜂。捉到蜜蜂后,轻捏头部,然后迅速放于患处,将蜂尾贴于皮肤,使之刺螫,立即感到疼痛,此时蜂毒随螫针注入皮肤内,约1分钟,将蜂弹去,拔出螫刺……

名称 蜂毒 ( Fēnɡ Dú )
英文名 Bee Venom
别名 蜜蜂毒素
功能主治 祛风湿,止疼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膝酸痛,坐骨神经痛,
用法用量 <p>每用1~5个蜂。捉到蜜蜂后,轻捏头部,然后迅速放于患处,将蜂尾贴于皮肤,使之刺螫,立即感到疼痛,此时蜂毒随螫针注入皮肤内,约1分钟,将蜂弹去,拔出螫刺。此时螫处呈现出一小肿包,约指甲大小,20分钟后,局部红肿、发热,有舒适感。一般24小时后作用消除,患处恢复常态。第二日或隔日再行刺螫。</p>
性味 辛,苦,平,
归经 肝,肺经
概述 方剂 药酒 汤方 茶方 药膳 中成药

蜂毒 性状及选购

浅黄色透明液体,比重1.1313,PH5.5。

蜂毒 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

蜂毒 鉴别方法

理化鉴别(1)取本品少许,加1mol/L氢氧化钠溶液1ml,摇匀,加5%硫酸铜溶液2-3滴,即呈玫瑰红色或蓝紫色。(20取本品加水配成0.03%的溶液,于280+/-1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

(3)取本品0.16%水溶液20μl,在醋酸纤维薄膜上点样,以含1.9%甲酸铵的1.5%乙酸液为缓冲液,于8mA和40V电泳俯中电泳40min,用考马斯亮蓝S-250染色,即出现三条蓝色色带,其中间的较粗的一条色带为蜂毒多肽。

蜂毒 药理作用

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大白鼠经蜂(意大利种)螫后,肾上腺维生素C与胆甾醇含量均降低,两者的降低有平行的趋势,而以维生素C降低较明显,此作用与注射促皮质激素相似,1只蜜蜂的蜂毒螫入大白鼠,其效果约等于4个单位的促皮质激素的作用。临床上蜂毒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荨麻疹、支气管哮喘等。对大鼠甲醛性关节炎有治疗作用,可能是由于蜂毒的有效成分通过垂体-肾上腺系统而发挥治疗作用。

②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蜂毒2.5毫克/公斤给予小白鼠,可延长环己巴比妥、水合氯醛、乌拉坦的催眠作用;同剂量可以防止土的宁、烟碱所引起的惊厥,但不能对抗五甲烯四氮唑所引起的惊厥。

③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蜂毒0.1~0.2毫克/公斤对猫、狗静脉注射,可引起血压下降及心跳加快,此毒素对末梢的M-胆碱能受体及中枢的N-胆碱能受体表现解胆碱作用;并能防止乙酰胆碱、氨甲酰胆碱刺激迷走神经引起的降压,但对金雀花碱、肾上腺素刺激交感神经所产生的血压变化则无影响。除去蜂毒中的刺激部分(所得者称Forgenin及Apieur),于在体兔耳灌流时使血管稍扩张,流出的液体可抑制离体蛙心,但静脉注射于在位兔心并无影响,对阿托品处理后的家兔有升压作用,并使家兔血球溶解。

④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蜂毒制剂“Melissin”不增加消化液的量,但可减少食物引起的胃液分泌,活动减弱,此作用主要为神经机制,可用于胃分泌功能亢进的患者。蜂毒可使离体大白鼠肠管张力增加,罂粟碱、解痉素可拮抗之,但阿托品则否。

⑤其他作用

蜂毒有镇痛作用,可用于各种神经痛。并能抗菌,用1:50000的蜂毒水溶液可抑制细菌生长。由于其提高机体防御机能,可促进患病机体恢复。曾用于亚急性红斑狼疮。Forgenin与Apicur对蛙运动神经末梢及家兔角膜有麻痹作用。

⑥蜂毒引起的毒性反应

㈠局部反应:蜂螫机体后,引起疼痛、起泡、灼热、浮肿等炎症反应,蜂毒涂于完整皮肤上,不起任何作用,但对粘膜则引起显著反应;蜂毒进入胃肠道时,很快被酶所分解而失去毒性,因此临床应用不宜口服。㈡全身反应:取决于蜂毒的量与机体的敏感性,蜂毒与蛇毒一样,能伤害血管内皮,并引起大多数内脏出血(解剖死于蜂毒之小白鼠),其1:300000表现溶血作用,并可引起毛细血管、小动脉和小静脉的舒张,特别是内脏血管,此外还能抑制血管运动中枢,产生降压。蜂毒对神经系统的毒害,表现在动物发生阵发性痉挛及强直性痉挛,最后麻痹,呼吸停止而死亡。蜂毒的半数致死量:小白鼠皮下注射18.3±0.92毫克/公斤,腹腔注射3±0.41毫克/公斤;大白鼠皮下注射31.5±6.7毫克/公斤,腹腔注射7.5±0.34毫克/公斤。㈢临床使用过程可出现局部皮肤发痒、头昏、恶心、全身无力、脉速、体温升高及嗜眠;妇女、小孩和老人对蜂毒较敏感,一般人只要200~300只蜂螫才出现毒性症状,500只蜂螫可致死;但对蜂毒过敏者,只要1只蜂螫便会引起全身反应;养蜂人血中能产生耐毒物质,即使大量蜜蜂螫刺,亦无反应。㈣有认为蜂毒与组织胺一样促进胃液分泌,对心脏、呼吸、血压、离体肠管、子宫、皮肤血管的反应亦同;500个蜂毒囊,以5毫升蒸馏水所得的浸出液中游离甲醛含量为1.25022克/100毫升,蜂毒与甲醛均能破坏血球,使草履虫细胞溶解,如将蜂毒中游离酸中和,则上述作用消失,因此认为从蜂毒的化学与生物学反应看来,其作用与甲醛、组织胺有关。

###

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大白鼠经蜂(意大利种)螫后,肾上腺维生索 C与胆甾醇含量均降低,两者的降低有平行的趋势,而以维生素 C降低较明显,此作用与注射促皮质激素相似,1只蜜蜂的蜂毒螫入大自鼠,其效果约等于4个单位的促皮质激素的作用。临床上蜂毒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麻疹、支气管哮喘等。对大鼠甲醛性关节炎有治疗作用,可能是由于蜂毒的有效成份通过垂体-肾上腺系统而发挥治疗作用。

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蜂毒2.5ml/kg给予小白鼠,可延长环己巴比妥、水合氯醛、乌拉坦的催眠作用;同剂量可以防止士的宁、烟碱所引起的惊厥,但不能对抗五甲烯四氮唑所引起的惊厥。

3.对循环系统的影响:蜂毒0.1的0.2ml/kg对猫、狗静脉注射,可引起血压下降及心跳加快,此毒素对末梢的M-胆碱能受体及中枢的 N,胆碱能受体表现解胆碱作用;并能防止乙酰胆碱、氨甲酚胆碱刺激迷走神经引起的降压,但对金雀花碱、肾上腺素刺激交感神经所产生的血压变化则无影响。除去蜂毒中的刺激部分(所得者称Forgenin-及 Apicur),于在体兔耳灌流时使血管稍扩张,流出的液体可抑制离体蛙心;但静脓注射于在位兔心并无影响,对阿托品处理后的家兔有升压作用,并使家兔血球溶解。

4.对消化系统的作用:蜂毒制剂Melissin不增加消化液的量,但可减少食物引起的胃液分泌,活动减弱,此作用主要为神经机制, 可用于胃分泌功能亢进的患者。蜂毒可使离体大白鼠肠管张力增加,罂粟碱、解痉素 Spasmoly-tin可拮抗之,但阿托品则否。

5.其他作用:蜂毒有镇痛作用,可用于各种神经痛。并能抗菌,用1∶50000的蜂毒水溶液可抑制细菌生长。由于其提高机体防御机能,可促进患病机体恢复。用于亚急性红斑狼疮 Forgenin与 Apieur对蛙运动神经末梢及家兔角膜有麻痹作用。

蜂毒 的副作用及禁忌

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防治中毒现象发生。

###

结核病、糖尿病、先天性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均禁用蜂毒。儿童和老年人对蜂毒极其敏感,亦需注意。

###

结核病、糖尿病、先天性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肾脏病、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病及对蜂毒过敏者均禁用。儿童及老年患者慎用。

蜂毒 临床应用

用蜂毒治病是一种民间疗法,由来以久。原始方法是捕捉蜜蜂直接螫刺皮肤表面,俟其毒囊中的毒液排出后(约3~5分钟),再拔除螫刺。此法的手续繁复,且局部有剧烈的疼痛,须预先用普鲁卡因行局部浸润麻醉。近代的蜂毒疗法系采用预先制备的蜂毒水剂或油剂,行皮内注射。皮内注射以200蜂毒为一疗程,开始以1蜂毒(约0.1毫升量)作皮内注射,如无不良反应,可隔日递增1蜂毒,直至1次注射10蜂毒,然后根据病人情况应用维持剂量,每次3~6蜂毒,隔日1次,至总量达200蜂毒为止,全程约需3个月,注射部位可采用两侧上臂或大腿背面

蜂毒 生境分部

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养殖。

蜂毒 原始形态

1.中华蜜蜂,蜂群由工蜂、蜂王及雄蜂组成。工蜂全体被黄褐色毛。头略呈三角形。胸部3节。翅2对,膜质透明。足3对,有采集花粉的构造。腹部圆锥状,有毒腺和螫针。腹下有蜡板4 对,内有蜡腺,分泌蜡质。蜂王体最大,翅短小,腹部特长,生殖器发达,专营生殖产卵。雄蜂较工蜂稍大,头呈球形,尾无毒腺和螫针,足上无采贮花粉构造,腹无蜡板及蜡腺。

2.意大利蜜蜂,体似中华蜜蜂,但较之为大。

蜂毒 化学成分

蜂毒以大胡蜂毒性最强,蜜蜂次之。蜂毒的毒性成分有磷脂酶A、脱氧酶抑制因子及多肽类,其中亦含蚁酸等酸类,但非毒性中心成分;蜂毒又含组胺1.0~1.5%。

###

1.蜂毒以大胡蜂Vespa mandarina Sm.毒性最强,蜜蜂次之。

2.蜂毒的毒性成分有磷脂酶 A(Phospha-tidase A)、脱氢酶抑制因子及多肽类,其中亦含蚁酸等酸类,但非毒性中心成分;蜂毒又含组胺1.0-1.5%。

搜索推荐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