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娘子

中药材“红娘子”。别名:红娘、红女、红姑娘、么姑虫、灰花蛾、花大鸡、山鸡腰、红盖虫。炮制:将虫体去头、足、翅翼,用米同炒至老黄色,然后筛去米即得。性味:苦,平。有毒。注意:体虚及孕妇禁服。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解毒散结。用于血瘀经闭,淋巴结结核,狂犬咬伤;外用治疥癣疮疡。用法用量:0.5~1分。外用适量。别名:樗鸡(《本经》),灰花蛾(《纲目》),红娘虫(《药……

名称 红娘子 ( Hónɡ Niánɡ Zǐ )
英文名 Huechys sanguinea
别名 红娘,红女,红姑娘,么姑虫,灰花蛾,花大鸡,山鸡腰,红盖虫
功能主治 活血化瘀,解毒散结,用于血瘀经闭,淋巴结结核,狂犬咬伤,外用治疥癣疮疡,
用法用量 <p>0.5~1分。外用适量。</p>
性味 苦,平,有毒,
归经 厥阴经,
相关方剂 拨云膏 , 发背膏 , 二娘子散 , 救生丹 , 通窍解毒汤 , 定痛接骨紫金丹 , 斑蝥夺命丹 , 大槟榔散 , 红娘丸 , 金沉膏
相关中成药 拨云膏 , 发背膏 , 二娘子散 , 救生丹 , 通窍解毒汤 , 定痛接骨紫金丹 , 斑蝥夺命丹 , 大槟榔散 , 红娘丸 , 金沉膏
概述 方剂 药酒 汤方 茶方 药膳 中成药

红娘子 性状及选购

干燥虫体呈长圆形,尾部较狭。头黑臂红,复眼大而突出。颈部棕黑色,两肩红色。背部翅黑棕色,质脆易破碎。胸部棕黑色,足3对,多已脱落,腹部红色,可见有8个环节,尾部尖。质松而轻,剖开后可见体内呈淡黄色。气微臭,以身干、翅黑、腹红、色鲜艳、完整不碎、新鲜者为佳。

红娘子 炮制方法

将虫体去头、足、翅翼,用米同炒至老黄色,然后筛去米即得。

红娘子 的副作用及禁忌

体虚及孕妇禁服。

###

有剧毒,内服宜慎;体弱及孕妇忌服。

###

体弱、无瘀者及孕妇禁服。

红娘子 附方

①治瘰疬结核:红娘子十四枚,乳香、砒霜各一钱,硇砂一钱五分,黄丹五分。为末,糯米粥和作饼贴之。不过一月,其核自然脱下矣。(《卫生易简方》)

②治横痃便毒:鸡子一个开孔,入红娘子六个,纸包煨熟,去红娘子,食鸡子,以酒下。(《积德堂经验方》)

③治疯狗咬伤:红娘子二个,斑蝥五个(并去翅、足,若四十岁各加一个,五十岁各加二个),青娘子三个(去翅足,四十岁加一个,五、六十岁加三个),海马半个,续随子一分,乳香、沉香、桔梗各半分,酥油少许。为末。十岁者作四服,十五岁作三服,二十岁作二服,三十岁作一服。(《谈野翁试验方》)

红娘子 生境分部

分布湖南、湖北、河南、河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四川、云南等地。产于湖南、河南、湖北、江苏、四川、安徽,河北等地;以湖南、河南产量较大。

###

生态环境:1.

2.成虫最早于3月上旬出现。

资源分布:1.分布于我国南方各地。

2.分布于云南南部。

3.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

红娘子 原始形态

形似蝉而小,体长15~25毫米,宽约5~7毫米。头部及胸部均呈黑色,唇基朱红色。头部两侧有复眼,大而突出,杂有黑褐色的斑块;触角1对,位于复眼间的前方。前胸背板前狭后宽,黑色;中胸背板黑色。左右两侧有2个大形斑块,呈朱红色;雄虫在后胸腹板两侧有鸣器。翅2对,长大,胶质,前翅黑色,后翅褐色,有光泽,翅脉黑褐色,明显。足3对,黑褐色,健壮。腹部血红色,基部黑色;雌虫有黑褐色的产卵管。

多生于丘陵地带,成虫栖息于低矮树丛中,不能高飞;若虫生活于未开垦的砂质土壤中。

###

1.黑翅红娘子,体较大,体长15-25mm,宽5-7mm。头黑色,复眼褐色,突起,成半球形,单眼3个,淡红色,基部全被黟以长毛。胸部黑色,中胸背两侧有一个较大的朱红色斑块,前翅黑色,翅脉黑褐色;后翅淡褐色,透明,翅脉黑褐色,腹部朱红色。

2.短翅红娘子,本种与黑翅红娘子相似。特征是前胸中央有一凸形,中胸中央及两侧各有一朱红色斑纹,前翅暗褐色,不透明,后翅稍淡,翅脉深灰褐色。

3.褐翅红娘子,形状与习性与黑翅红娘子相同,其特点为前翅褐色,后翅淡褐色,半透明。

红娘子 化学成分

红娘子含斑蝥素等,又含蜡、脂肪油及红、黑2种色素。樗鸡含酸性粘多糖、粘蛋白、脂蛋白。

###

红娘子含斑蝥素(Cantharidin)等,又含蜡、脂肪油及红、黑2种色素。樗鸡含酸性粘多糖、粘蛋白、脂蛋白。

搜索推荐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