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沥

中药材“竹沥”。炮制:将新竹去节劈开,置火上烧之,收集两端滴出之汁,即为竹沥。性味:甘,凉。功能主治:清热豁痰。用于中风痰壅,肺热喘咳,热病烦躁。用法用量:0.5~1两。别名:竹汁(《本经》),淡竹沥(《别录》),竹油(苏医《中草药手册》)。出处:《本草经集注》。生境分布:大部分地区均产。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竹茹"条。性状:为青黄色或黄棕色液汁,透明,具焦香……

名称 竹沥 ( Zhú Lì )
英文名 Bomboo Juice
别名 竹汁,淡竹沥,竹油,
功能主治 清热豁痰,用于中风痰壅,肺热喘咳,热病烦躁,
用法用量 <p>0.5~1两。</p>
性味 甘,凉,
归经 入心,胃经,入肺,胃二经,入心,肝,肺三经,
相关方剂 竹沥茶 , 竹沥清茶 , 竹沥葛茶 , 竹沥茯苓茶 , 竹沥姜星茶 , 竹沥姜茶 , 苦竹沥方 , 防风枳实汤 , 加味参茯饮 , 加味凉膈煎
相关中成药 竹沥茶 , 竹沥清茶 , 竹沥葛茶 , 竹沥茯苓茶 , 竹沥姜星茶 , 竹沥姜茶 , 苦竹沥方 , 防风枳实汤 , 加味参茯饮 , 加味凉膈煎
概述 方剂 药酒 汤方 茶方 药膳 中成药

竹沥 性状及选购

为青黄色或黄棕色液汁,透明,具焦香气。以色泽透明者为仕。

竹沥 炮制方法

将新竹去节劈开,置火上烧之,收集两端滴出之汁,即为竹沥

竹沥 的副作用及禁忌

寒嗽及脾虚便溏者忌服。

①《纲目》:"姜汁为之使。"

②《本草经疏》:"寒痰湿痰及次食生痰不宜用。"

③《本草备要》:"寒胃滑肠,有寒湿者勿服。"

###

寒饮湿痰及脾虚便溏者禁服。

竹沥 附方

①治中风口噤不知人:淡竹沥一升服。(《千金方》)

②治风痱四肢不收,心神恍惚,不知人,不能言:竹沥二升,生葛汁一升,生姜汁三合。上三味相和温暖,分三服,平旦、日晡、夜各一服。(《千金方》竹沥汤)

③治卒消渴,小便多:作竹沥恣饮数日愈。(《肘后方》)

④治产后身或强直,口噤面青,手足强反张:饮竹沥一、二升。(《梅师集验方》)

⑤主妊娠恒若烦闷,此名子烦:茯苓三两,竹沥一升,水四升,合竹沥煎取二升,分三服,不差重作,亦时时服竹沥。(《梅师集验方》竹沥汤)

⑥治小儿惊风天吊,四肢抽搐:竹沥一盏,加生姜汁三匙,胆星末五分,牛黄二厘调服。(《全幼心鉴》)

⑦治小儿口噤,体热:用竹沥二合,暖之,分三、四服。(《兵部手集方》)

⑧治乙脑、流脑高热,呕吐:竹沥代茶饮。(江西《中草药学》)

⑨治金疮中风,口噤欲死:竹沥半大升,微微暖服之。(《广利方》)

⑩治小儿大人咳逆短气,胸中吸吸,咳出涕唾,嗽出臭脓涕粘:淡竹沥一合服之,日三、五服,大人一升。(《兵部手集方》)

⑾治小儿吻疮:竹沥和黄连、黄檗、黄丹,敷之。(《全幼心鉴》)

⑿治小儿赤目:淡竹沥点之,或入人乳。(《古今录验方》)

⒀治小儿重舌:竹沥渍黄檗,时时点之。(《简便单方》)

###

1.竹沥化痰丸(《增补万病回春》),主治在上之湿痰,及肠胃之积痰。2.竹沥汤(《备急千金要方》),主治风痱,四肢不收,心神恍惚,不知人,不能言。3.竹沥达痰丸(《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治痰涎凝聚成积,结在胸膈。4.竹沥泄热汤(《备急千金要方》),治肝实热,阳气伏邪热,喘逆闷恐,目视无明,狂悸非意而言。5.竹沥磨犀角饮子(《太平圣惠方》),主治小儿心热,惊悸。6.竹沥汤(《梅师集验方》),主妊娠恒若烦闷,名子烦。

竹沥 生境分部

大部分地区均产。

###

生态环境:1.淡竹通常栽植于庭园。 2.青竿竹多生于平地、丘陵。 3.大头典竹生于山坡、平地工路旁。

资源分布:1.淡竹分布于山东、河南、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2.青竿竹分布于广东、广西。 3.大头典竹分布于广东、海南及广西。

竹沥 原始形态

植物形态详"竹茹"条。

###

1.淡竹 植株木质化,呈乔木状。竿高6-18m,直径5-7cm,成长后仍为绿色,或老时为灰绿色,竿环及箨环均甚隆起。箨鞘背面无毛或上部具微毛,黄绿至淡黄色而具有灰黑色之斑点和条纹;箨耳及其繸毛均极易脱落;箨叶长披针形,有皱折,基部收缩;小技具叶1-5片,叶鞘鞘口无毛;叶片深绿色,无毛,窄披针形,宽1-2cm,次脉6-8对,质薄。穗状花序小技排列成覆瓦状的圆锥花序;小穗含2-3花,顶端花退化,颖工或2片,披针形,具微毛;外稃锐尖,表面有微毛;内稃先端有2齿,生微毛,长12-15mm;鳞被数目有变化,3至1枚或缺如,披钍形,长约3mm;花药长7-10mm,开花时,以具有甚长之花丝而垂悬于花外;子房呈尖卵形,顶生一长形之花柱,两者共长约7mm,柱头3枚,各长约smm,呈帚刷状。笋期4-5月,花期10月至次年5月。 2.青竿竹 植株木质化,呈乔木状。植株丛生,无刺。竿直立或近直立,高达15m,径约6cm。顶端不弯垂,竿的节上分枝较多;节间圆柱形,竿的节间和箨光滑无毛。 3.大头典竹 植株木质化,是乔木状。竿高达15m。多少有些作之字形折曲,幼竿被毛和中部以下的竿节上通常具毛环,节间通常较短;箨鞘背部疏被黑褐色、贴生前向刺毛;释片基部较狭;释舌较长,长约5mm;小穗通常呈麦秆黄色;内稃背部被柔毛,脊上具较长而密的缘毛。叶鞘通常被毛;叶舌较长以及外稃背面被疏柔毛。花期3-5月,笋期6-7月。

竹沥 化学成分

淡竹等鲜竹沥水溶性部分含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蛋氨酸(methionine),丝氨酸(serine),脯氨酸(proline)等十三种氨基酸;早竹等竹沥中尚含胱氨酸(acetic acid),苯甲酸(benzoic acid),水杨酸(salicylic acid)等。

搜索推荐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