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膝

中药材“牛膝”。别名:怀牛膝、牛髁膝、山苋菜、对节草、红牛膝、杜牛膝、土牛膝[野生品]。性状:本品呈细长圆柱形,稍弯曲,上端稍粗,下端较细,长15~50(90)cm,直径0.4~1cm。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色,有略扭曲而细微的纵皱纹、横长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受潮则变柔软,断面平坦,黄棕色,微呈角质样而油润,中心维管束木部较大,黄白色,其外围散有……

名称 牛膝 ( Niú Xī )
英文名 RADIX ACHYRANTHIS BIDENTATAE
别名 怀牛膝,牛髁膝,山苋菜,对节草,红牛膝,杜牛膝,土牛膝,
功能主治 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经闭症瘕,肝阳眩晕,
用法用量 <p>4.5~9g。</p>
性味 苦,酸,平,
归经 归肝,肾经,
相关方剂 神仙延寿酒(延寿瓮头春) , 枸杞地黄酒 , 枸杞首乌黑豆酒 , 延年益寿酒 , 百药长酒 , 人参天麻药酒 , 四补酒 , 药酒方 , 蕲蛇风湿酒 , 外用扭伤药酒
相关中成药 神仙延寿酒(延寿瓮头春) , 枸杞地黄酒 , 枸杞首乌黑豆酒 , 延年益寿酒 , 百药长酒 , 人参天麻药酒 , 四补酒 , 药酒方 , 蕲蛇风湿酒 , 外用扭伤药酒
概述 方剂 药酒 汤方 茶方 药膳 中成药

牛膝 性状及选购

本品呈细长圆柱形,稍弯曲,上端稍粗,下端较细,长15~50(90)cm,直径0.4~1cm。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色,有略扭曲而细微的纵皱纹、横长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受潮则变柔软,断面平坦,黄棕色,微呈角质样而油润,中心维管束木部较大,黄白色,其外围散有多数点状的维管束,排列成2~4轮。气微,味微甜而稍苦涩。

牛膝 炮制方法

酒牛膝:取净牛膝段,放锅内炒热,喷洒黄酒,炒至微干,取出放凉(每100斤用黄酒10斤)。

牛膝 鉴别方法

(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皮层较窄。维管束断续排列成 2~4 轮;最外轮维管束较小,有时仅 1至数个导管;形成层几连接成环;向内维管束较大,木质部由导管、木纤维及木薄壁细胞组成;中心木质部集成 2~3 群。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

(2)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40分钟,静置。取上清液10ml,加盐酸1ml ,加热回流 1小时后浓缩至约 5ml,加水10ml,用石油醚(60~90℃)20ml提取,提取液蒸干,残渣加乙醇 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齐墩果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 1ml含 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20μl、对照品溶液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4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磷钼酸试液,在 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中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斑点。

牛膝 药理作用

1.对蛋白质同化作用 牛膝所含蜕皮甾酮具有较强的蛋白质合成促进作用。实验给小鼠灌胃或腹腔注射1次蜕皮甾酮后2小时,即可见小鼠肝脏细胞核、线粒体及微粒体中氨基酸前体掺入增多,4小时后作用更强。同时在肾脏也可见蛋白质合成增强现象,但于4小时后回复原有水平。蔗糖密度样度离心分析表明,给药血RNA较对照血具有2倍的铸型活性,提示蜕皮甾酮的蛋白质合成效果至少伴有促进m一RNA合成的作用。离乳雄性小鼠连续给予促蜕皮甾酮60天时,其体重增长较快,肝肾蛋白质合成水平亦增高,肝组织检查可见肝细胞功能亢进表现。

2.抗炎镇痛作用:2.1.对巴豆油耳肿胀小鼠的影响:取小鼠30只,随机分成三组,实验组注射牛膝0.5ml/20g,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结果牛膝对巴豆油性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作用随着剂量增加而增加。

2.2.对甲醛性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取健康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于左右跖皮下注射2.5%甲醛0.1ml致炎,左右足为自身对照。腹腔注射牛膝16.6ml/(kg.天),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

2.3.对醋酸热体反应小鼠的作用小鼠口服怀牛膝煎剂有极显着的镇痛作用。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3.1.对心脏的影响:牛膝醇提取液对离体蛙心,麻醉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水煎剂对麻醉犬心肌的作用更为明显。

3.2.对动物血压的影响:牛膝煎剂对麻醉猫和犬等均有短暂的降压作用,血压下降时伴有呼吸兴奋,降压作用亦无快速耐受现象,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组胺的释放,心脏抑制及扩张外周血管有关。

4.对肠管的作用:选用家兔、雌雄兼用,分别选取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每段3-4cm,按平滑肌常规实验法进行。用16只家兔,56段肠管,给以醇提取液,可使上述肠段兴奋,紧张性提高,收缩力加强,换液后很快即可恢复。

5.对子宫的作用:5.1.对离体大鼠子宫平滑肌的作用:随机选用童贞大鼠(未做性周期涂片检查)28只,体得230±SDI7.3g,按常规方法制备离体子宫标本,子宫肌段长1.5cm,置于含DeJaoln溶液I的恒温洛槽内(20ml),调节基线张力1.5g,连续通入95%O2+5%CO2(32±0.5℃,pH=7.4-7.6)平衡30-60分钟后,开始实验。实验时联接肌力换能器,通过台式自动平衡记录仪描记子宫收缩活动。以求积仪算出子宫收缩曲线下面积(简称子宫收缩面积,UCA)做为指标。观察4种不同剂量的牛膝总皂甙对未孕离体大鼠子宫的作用。牛膝总甙有明显兴奋大鼠子宫平滑肌的作用。给药后子宫收缩振幅增高,频率加快、张力也增加。主要为规则的节律性收缩,很少出现痉挛性收缩。UCA较给药前有显着增加(P<0.001)。从给药后10分钟内UCA来看,随剂量的增加,UCA也相应的增加。各组UCA的高峰也逐步前移,子宫收缩的潜伏期相应的缩短。从上述实验各剂量组中皆随机选出10例标本,光给药1次,作用3分钟后,换液冲洗3次,待标本恢复后再给药1次,观察重复给药对子宫平滑肌的作用。结果表明,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重复给药时牛膝总皂甙兴奋子宫平滑肌的作用明显减弱,当剂量增加到0.5mg/ml以上时,再次给药不引起明显的子宫平滑肌兴奋。

5.2.不同生理状态条件下药物的对子宫作用:选用雌性大鼠28只,其中4只为幼龄鼠(鼠龄为7周以内),体重104±SD2.8g,其余为成熟的未孕或乙孕大鼠,体重226.8±SD15.5g。未孕成熟大鼠实验前做阴道涂片,确定性周期,按TurnerCD氏法分性周期,选取动情期、间情期大鼠。已孕大鼠按孕期分为3种怀孕状态:在7天以内为早孕,8一14天为中孕,15天以上为晚孕。另取4只大鼠,连续每日皮下注射??己烯雌酚0.lmg/kg,共2天,造成人工动情期以供实验。实验方法同前,各组实验皆用8一10例标本,比较研究0.5mg/ml牛膝总甙对不同生理状态下子宫平滑肌的作用。结果如表5。给药前10分钟内UCA各怀孕组明显高于未怀孕组(P<0.05)。各组给药后UCA皆增加,其增加值按大小顺序依次排列为:晚孕组>早孕组>间情期组>中孕组、己烯雌酚组、动情期组>幼龄组。其中幼龄组最低,晚孕组最高。

5.3.牛膝总皂甙对未孕大鼠宫颈、宫角作用的比较:实验共用未孕大鼠宫颈、宫角标本各12个,标本长度1-1.5cm,按上述方法进行实验。给予牛膝总皂甙4.5mg/ml,比较药物对宫颈、宫角的作用,结果见表6。牛膝总皂甙0.5mg/ml对大鼠宫颈无明显兴奋作用。给药后大鼠宫颈除张力有一定增加外,收缩振幅及频率无明显的变化;对大鼠子宫角则有明显作用,使张力增加,收缩振幅增高、频率加快。

5.4.家兔在体子宫的作用:选用体重2-2.51g未孕、中孕(孕期10-20天)的家兔各3只,在戊巴比妥钠25mg/kg静脉注射麻醉下手术,用在位子宫悬垂法记录子宫收缩。将子宫套管下端与腹壁切口扎牢,使子宫浸泡于加温对38℃的低钙乐氏液中(1/4正常钙量)。静止负荷3-5g,稳定30-60分钟后,待所描记的子宫活动恒定时,开始实验。采用局部给药,即先将套管内的液体吸出,再加入0.5mg/ml的牛膝总皂甙(用低钙乐氏液配制),观察记录30分钟。4例动物(未孕、中孕各半)首次给药后,换液冲洗数次,再重复给药1次。

结果表明,给药后1-4分钟内,未孕及中孕家兔在体子宫均可出现强烈的宫缩。表现为张力增加,收缩振幅加大,频率加快,兴奋作用一般持续25分钟左右逐渐减弱。重复给药仍差兴奋作用,但与首次给药时相比,作用减弱。朱和等以大鼠子宫收缩面积(UCA)为指标,用消炎痛与氯丙嗪等作阻断剂,分析了牛膝总皂甙(ABS)对大鼠离体子宫兴奋作用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前大鼠用消炎痛(75mg/只灌胃或浴槽内加消炎痛20ug/ml),均可明显减弱ABS对大鼠离体子宫的兴奋作用。前列腺素E2200mg/ml可明显增强ABS兴奋大鼠子宫作用。氯丙嗪0.5mg/ml也可明显减弱ABS对已孕、未孕大鼠子宫的兴奋作用,而阿托品10ug/ml对ABS所致大鼠子宫兴奋无明显作用。提示ABS所致大鼠子宫兴奋无明显作用。提示ABS兴奋大鼠子宫可能与促进前列腺素及5一HT释放有关。

6.抗生育作用:6.1.怀牛膝总皂甙(ABS)对大白鼠抗生育及堕胎作用:选用体重200-250g雌性童贞大鼠36只和体重250g以上成熟雄性大鼠18只,合笼饲养2周以上,按文献方法,将雌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2只)进行实验,停药后处死雌鼠,剖检子宫,计算各组怀孕百分率,平均活胎、无胎和着床点数。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堕胎试验取健康雌性大鼠(230-260g)和雄性大鼠(>750g),以2:1合笼交配。将孕鼠于妊娠d10在乙醚麻醉下进行部腹检查,观察两侧宫角的植入点,缝合。Dl4-dl9给予ABS水溶液,妊娠d20全部处死动物,剖腹检查,结果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胎仔丧失率无明显影响,仅胎仔平均体得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亦未见有产出情况。

6.2.ABS对小白鼠抗生育、抗着床的作用:选用健康成年小白鼠,雌鼠体重26-35g,雄鼠体重30-45g,以2:1比例合笼交配,经阴栓检查,将孕鼠随机分成给药组与对照组。给药组与阴栓出现的dl-d10,每日灌胃给药1次,对照组给蒸馏水。阴栓出现dl3时,处死动物,剖检子宫,检查指标同大白鼠抗育实验,结果表明S250mg/kg灌胃10天,呈现一定的抗生育作用,该组平均死胎数,活胎数及着床点数均与对照组有明着差异(P<0.05,当剂量增加500mg/kg或以上时,孕鼠率为零,呈现100%抗生育作用,按文献方法求出ABS抗生育作用的半数有效量218±48mg/kg(P=0.95)。抗着床试验于阴栓出现的dl-5,每日灌胃给药1次,停药6天后处死动物,剖检胎仔。结果经S500mg/kg灌胃后给药组怀孕小鼠的数目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7.其它作用:促蜕皮甾酮能改善肝功能,降低血浆胆固醇作用,牛膝煎液或醇提取液有轻度利尿及缩短桑蚕龄期的作用。

蜕皮甾酮的体内过程:用3H一蜕皮甾酮的小鼠实验表明,腹腔注射l0分钟后,放射性强度即于各脏器达到最高水平,随之迅速下降。口服给药时则慢,且肝、血、肾等脏器的量比腹腔注射时为低。不论灌胃或腹腔注射,各脏器中均以肝脏为高。腹腔注射时,放射性活性于粪中或尿中均可迅速出现,口服时则出现较慢,两种途径给药均可见粪中此尿中多,表明破吸收的促蜕皮甾酮主要通过肝胆泌入肠道排泄。

牛膝 的副作用及禁忌

孕妇慎用。

###

凡中气下陷,脾虚泄泻,下元不固,梦遗失精,月经过多,及孕妇均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恶萤火,龟甲,陆英。畏白前。"

②《品汇精要》:"妊妇不可服。"

③《本草经疏》:"经闭未久,疑似有娠者勿用;上焦药中勿入;血崩不止者忌之。"

④《本草通玄》:"梦遗失精者,在所当禁。"

⑤《本草正》:"脏寒便滑,下元不固者当忌用之。"

⑥《药品化义》:"若泻痢脾虚而腿膝酸痛不宜用。"

⑦《得配本草》:"中气不足。小便自利,俱禁用。"

###

凡中气下陷,脾虚泄泻,下元不固,梦遗失精,月经过多,及孕妇均忌服。

1.《得配本草》:中气不足,小便自利,俱禁用。

2.《品汇精要》:妊妇不可服。

3.《本草经疏》:经闭未久,疑似有娠者勿用;上焦药中勿入;血崩不止者忌之。

4.《本草通玄》:梦遗失精者,在所当禁。

5.《本草正》:脏寒便滑,下元不固者当忌用之。

6.《药品化义》:若泻痢脾虚而腿膝酸痛不宜用。

牛膝 附方

①治小便不利,茎中痛欲死,兼治妇人血结腹坚痛:牛膝一大把并叶,不以多少,酒煮饮之。(《肘后方》)

②治室女月经不通,脐下坚结,大如杯升,发热往来,下痢羸瘦,此为血瘕:干漆(杵细,炒令烟尽),牛膝(酒浸一宿)各一两六钱(为末)。生地黄四两八钱,取汁,慢火熬,丸如桐子大。空心,米饮或温酒下二丸,日再,勿妄加,病去止药。(《三因方》万病丸)

③治暴症,腹中有物如石,痛如刺,昼夜啼呼:牛膝二斤,以酒一斗,渍,密封,于热炭火中温令味出,服五合至一升,量力服之。(《补缺肘后方》)

④治胞衣不出:牛膝八两,葵子一两。以水九升,煎取三升,分三服。(《梅师集验方》)

⑤取胎:用雄土牛膝一两,真麝香一钱,捣匀,溶蜡搓成长条,插入阴户,即能坠胎。(《药鉴》)

⑥治喉痹、乳蛾:新鲜牛膝根一握,艾叶七片。捣,和人乳,取汁灌入鼻内,须臾痰涎从口鼻出。无艾亦可。(《纲目》)

⑦治痈疖已溃:牛膝根略刮去皮,插入疮口中,留半寸在外,以嫩橘叶及地锦草各一握,捣,(敷)其上,随干随换。(《陈日华经验方》)

⑧治口中及舌上生疮,烂:牛膝酒渍含漱之,无酒者空含亦佳。(《肘后方》)

⑨治风瘙隐疹、骨疽、癞病:牛膝为末,酒下方寸匕,日三。(《千金方》)

⑩治金疮痛:生牛膝捣敷疮上。(《梅师集验方》)

⑾治风湿痹,腰痛少力:牛膝一两(去苗),桂心三分,山茱萸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圣惠方》)

⑿治湿热下流,两脚麻木,或如火烙之热:苍术六两(米泔浸三宿,细切,焙干),黄柏四两(切片,酒拌略炒),川牛膝(去芦)二两。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姜盐汤下,忌鱼腥、荞麦、热面、煎炒等物。(《医学正传》三妙丸)

⒀治鹤膝风:牛膝、木瓜、五加皮、骨碎补、金银花、紫花地丁、黄柏、萆薢、甘菊根,水煎服。(《本草汇言》)

⒁治痿痹,补虚损,壮筋骨,除久疟:牛膝煎汁和曲米酿酒,或切碎袋盛浸酒,煮饮之。(《纲目》牛膝酒)

⒂治痨疟积久不断:长生大牛膝一虎口。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再服,第一服取未发前一食顷服,第二服临发服。(《千金方》)

⒃治痢下先赤后白:牛膝三两。捣碎,以酒一升,渍经一宿,每服饮两杯,日三服。(《肘后方》)

⒄治消渴不止,下元虚损:牛膝五两,细判,为末,生地黄汁五升,浸,昼曝夜浸,汁尽为度,蜜丸桐子大,空心温酒下三十丸。(《经验后方》)

⒅劳疟积久。用长牛膝一把,生切,加水六升,煮成二升,分三次服完(清晨一服,未发疟前一服,临发疟时一服。)

⒆消渴不止(下元虚损)。用牛膝五两,研细,浸入生地黄汁五升中。日晒夜浸,直到汁尽。加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久服于身体有益。

⒇妇女血病(月经淋闭,月经不来,绕脐寒疝痛,产后血气不调,腹中结症瘕不散诸病)。用牛膝在酒中浸一夜,取出焙干;另用漆炒令烟尽。各一两为末,加生地黄汁一升,慢火上熬成浓糊,团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丸,空心服,米汤送下。此方名"万病丸"。

(21)胞衣不下。用牛膝八两、葵子一合,加水九升,煎成三升。分三次服。

(22)产后尿血。用川牛膝水煎常服。

(23)喉痹乳蛾。用新鲜牛膝根一把、艾叶七片,同人乳捣和,取汗灌入鼻内。不久,痰涎从口鼻流出即愈。不用艾叶亦可。又方:牛膝捣汁和陈醋灌病人。

(24)口舌疮烂。用牛膝浸酒含漱,亦可煎饮。

(25)牙齿疼痛。用牛膝研末含漱,也可以用牛膝烧灰敷患处。

(26)恶疮(人不知名)。用牛膝根捣敷。

(27)痈疖已溃。用牛膝根略刮去皮,插入疮口中,留半寸在外,以嫩橘叶及地锦草各一把,捣烂后涂疮上。

###

1.牛膝汤(《千金要方》),用治产儿胞衣不出,令胞烂。2.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主治肝风内动,肝阳上亢,其脉弦长有力,或上盛下虚,头目时常眩晕,或脑中时常作发热,或目胀耳鸣,或心中烦热,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或口眼歪斜,或面色如醉,或眩晕至于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醒后不能复原。3.牛膝散(《太平圣惠方》)用治妇人脚气浮肿,心神烦闷,月经不通。4.疗恶露不多下方(《外台秘要》),用治产后恶露不多下。5.治鹤膝风方(《本草汇言》)。6.治胎衣不出方(《梅师集验方》)。7.治风湿痹方(《太平圣惠方》)。8.三妙丸(《医学正传》),用治湿热下注,两脚麻木,或如火烙之热。9.牛膝酒(《本草纲目》),用治痿痹,补虚损,壮筋骨,除久疟。10.治小便茎痛方(《肘后方》),用治小便不利,茎中痛欲死,兼治妇人血结腹坚痛。11.万病丸(《三因方》),用治室女月经不通,脐下坚结,大如杯升,发热往来,下痢赢瘦,此为血瘕。12.治暴症方(《补缺肘后方》),用治暴症,腹中有物如石,痛如刺,昼夜啼呼。13.取胎方(《药鉴》),能坠胎。14.治喉痹,乳蛾方(《本草纲目》)。15.治痈溃方(《陈日华经验方》),用治痈疖已溃。16.治口疮方(《肘后方》),用治口中及舌上生疮,烂。17.治皮疾方(《千金方》),用治风瘙隐疹,骨疸,癞病等。18.治金疮痛方(《梅师集验方》)。19.治痨疟方(《千金方》)。20、治痢方(《肘后方》),用治痢下先赤后白。

牛膝 临床应用

用于扩张子宫颈管:取直径0.2~0.3厘米的干品切削成7~9厘米长的圆形小棒,前端钝圆,洗净,晾干,尾端用丝线扎住,用高压蒸气消毒后备用。术前准备及手术操作按妇科常规。宫颈固定后,用探针探察宫颈之方向及大小,经产妇一般宫口较松,无须扩张颈管,可直接用阴道长钳挟牛膝前端插入6~8厘米(必须达子宫内口1~2厘米),尾端及丝线外露,然后用无菌纱布填塞阴道。术后可照常活动。经12~24小时后拉出牛膝,行刮宫术。据78例观察,插牛膝后颈管部有充血、软化、松弛等变化,宫口扩大;部分病例在刮宫时感觉胎盘组织与宫壁

牛膝 生境分部

栽培或野生于山野路旁。分布河南。山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主产河南。

###

生态环境:生于屋旁、林缘、山坡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除东北以外的全国广大地区。在有些地区则大量栽培,河南产的怀牛膝为地道药材。

牛膝 原始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根细长,直径0.6~1厘米,外皮土黄色。茎直立,四棱形,具条纹,疏被柔毛,节略膨大,节上对生分枝。叶对生,叶柄长约5~20毫米;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10厘米,宽1~5厘米,先端长尖,基部楔形或广楔形,全缘,两面被柔毛。穗状花序腋生兼顶生,初时花序短,花紧密,其后伸长,连下部总梗在内长约15~20厘米;花皆下折贴近花梗;苞片1,膜质,宽卵形,上部突尖成粗刺状,另有2枚小苞片针状,先端略向外曲,基部两侧各具,1卵状膜质小裂片;花被绿色,5片,直立,披针形,有光泽,长3~5毫米,具1脉,边缘膜质;雄蕊5,花丝细,基部合生,花药卵形,2室,退化雄蕊顶端平或呈波状缺刻;子房长圆形,花柱线状,柱头头状。胞果长圆形,光滑。种子1枚,黄褐色,花期7~9月。果期9~10月。

###

多年生草本,高70-120cm。根圆柱形,直径5-10mm,土黄色。茎有棱角或四方形,绿色或带紫色,有白色贴生或开展柔毛,或近无毛,分枝对生,节膨大。单叶对生;叶柄长5-30mm;叶片膜质,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12cm,宽2-6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全缘,两面被柔毛。穗状花序项生及腋生,长3-5cm,花期后反折;总花梗长1-2cm,有白色柔毛;花多数,密生,长5mm;苞片宽卵形,长2-3mm,先端长渐尖;小苞片刺状,长2.5-3mm,先端弯曲,基部两侧各有1卵形膜质小裂片,长约1mm;花被片披针形,长3-5mm,光亮,先端急尖,有1中脉;雄蕊长2-2.5mm;退化雄蕊先端平圆,稍有缺刻状细锯齿。胞果长圆形,长2-2.5mm,黄褐色,光滑。种子长圆形,长1mm,黄褐色。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牛膝 化学成分

根含皂甙,并含脱皮甾酮和牛膝甾酮。

###

根含三萜皂甙:齐墩果酸α-L-吡喃鼠李糖基-β-D-吡喃半乳糖甙(oleanolic acid a-L-hamnopyranosyl-β-D-galac-topyranoside)[1,2]。又含多种多糖:一种是从根的水浸液中用丙酮沉出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多糖[3];一种是由6个葡萄糖残基和3个甘露糖残基构成的水溶性寡糖AbS,有显着的增强免疫功能的活性[4];另一种是具有免疫活性的肽多糖ABAB,系由葡萄糖醛酸(glucuronic acid)、半乳精galactose)、半乳糖醛酸(galacturonic acid)、阿拉伯糖(arabinose)和鼠李糖(rhamnose)按摩尔比12:2:1:1:1所组成,肽的含量为24.7%,主要由甘氨酸(glycine)、谷氨酸(glutamicacid)、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和丝氨酸(serine)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23 000[15]。还含蜕皮甾酮(ecdysterone),牛膝甾酮(inokosterone)[6],红苋甾酮(rubro-sterone)[7]以及精氨酸(arginine),甘氨酸,丝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苏氨酸(threonine),脯氨酸(proline),酪氨酸(tyrosine),色氨酸(TCMLIByptophan),缬氨酸(val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亮氨酸(leucine)和生物碱类及香豆精类化合物[8]。

搜索推荐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