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体穴位图 / 足阳明胃经 / 四白穴

四白穴

穴位

四白Sìbái,出《针灸甲乙经》。四,数名,倍二为四。白,素色,有光明、洁白之义。四白,谓睛之上下左右皆露白,《易》所谓多白眼也。本穴在目下1寸,为上下左右四面,平白无饰、光明显见之处,故名四白。又因穴在目下,目能视万物,该穴主治目眩、目赤、目痒生翳,针之可使视力光明四射,故名四白。

经属

属足阳明胃经。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取法:食指和中指伸直并拢,中指指腹贴两侧鼻翼,食指指尖所按凹陷处即是。

作用与主治

作用:祛风明目,通经活络,疏肝利胆

主治:目赤痛痒,目翳,眼睑动,迎风流泪,急、慢性结膜炎,角膜炎,近视,视神经萎缩,头面疼痛,头痛,目眩,口眼斜,面风,鼻炎,鼻旁窦炎,胆道蛔虫症,三叉神经痛等,是眼科手术针麻常用穴之一。

刺灸法

刺法:直刺或斜刺0.3~0.5寸,局部有酸胀或麻电感,不可深刺,以防刺入眼眶内损伤眼球。

灸法:禁灸。

按摩:双手食指伸直,以食指指腹揉按左右四白穴,有酸痛感,每次1~3分钟,可以缓解眼疲劳、眼干涩等。

配伍

穴位名

四白Sìbái,出《针灸甲乙经》。四,数名,倍二为四。白,素色,有光明、洁白之义。四白,谓睛之上下左右皆露白,《易》所谓多白眼也。本穴在目下1寸,为上下左右四面,平白无饰、光明显见之处,故名四白。又因穴在目下,目能视万物,该穴主治目眩、目赤、目痒生翳,针之可使视力光明四射,故名四白。

穴位经属

属足阳明胃经。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取法:食指和中指伸直并拢,中指指腹贴两侧鼻翼,食指指尖所按凹陷处即是。

穴位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提上唇肌、眶下孔或上颌骨。有面动、静脉分支,眶下动、静脉。分布着面神经分支,正当眶下神经处。皮肤由上颌神经的眶下神经分布。针由皮肤、皮下组织经眼轮匝肌和提上唇肌,深进眶下孔、眶下管,可能刺及孔、管内的眶下神经、动脉和静脉。针沿管下壁,可至近眶下壁后部结构。所经表情肌由面神经的颧支和颊支支配。

作用与主治

作用:祛风明目,通经活络,疏肝利胆

主治:目赤痛痒,目翳,眼睑动,迎风流泪,急、慢性结膜炎,角膜炎,近视,视神经萎缩,头面疼痛,头痛,目眩,口眼斜,面风,鼻炎,鼻旁窦炎,胆道蛔虫症,三叉神经痛等,是眼科手术针麻常用穴之一。

穴位刺灸法

刺法:直刺或斜刺0.3~0.5寸,局部有酸胀或麻电感,不可深刺,以防刺入眼眶内损伤眼球。

灸法:禁灸。

按摩:双手食指伸直,以食指指腹揉按左右四白穴,有酸痛感,每次1~3分钟,可以缓解眼疲劳、眼干涩等。

配伍

1、配瞳子髎穴、翳风穴、颊车穴治三叉神经痛(第二支)。

2、配阳白穴、地仓穴、风池穴、合谷穴治面瘫等。

3、配太冲穴、睛明穴、丰隆穴治眼睑动、目翳、青光眼。

4、配阳白穴、瞳子髎穴、攒竹穴治眼睑闭合不全。

5、配太阳穴、太冲穴治目赤。

6、配颊车穴、攒竹穴、太阳穴治口眼歪斜,角膜炎。

7、配涌泉穴、大杼穴治头痛目。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目痛口僻,戾目不明,四白主之。

《类经图翼》:头痛目眩,目赤后翳,瞤动流泪,眼弦痒,口眼喎僻不能言。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凡用针稳审方得下针,若针深,即令人目乌色。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可灸七壮,针入三分,凡用针稳当方得下针,若针深即令人目乌色。

《针灸大成》:主头痛,目眩,目赤痛,僻泪不明,目痒目肤翳,口僻不能言。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提上唇肌、眶下孔或上颌骨。有面动、静脉分支,眶下动、静脉。分布着面神经分支,正当眶下神经处。皮肤由上颌神经的眶下神经分布。针由皮肤、皮下组织经眼轮匝肌和提上唇肌,深进眶下孔、眶下管,可能刺及孔、管内的眶下神经、动脉和静脉。针沿管下壁,可至近眶下壁后部结构。所经表情肌由面神经的颧支和颊支支配。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目痛口僻,戾目不明,四白主之。

《类经图翼》:头痛目眩,目赤后翳,瞤动流泪,眼弦痒,口眼喎僻不能言。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凡用针稳审方得下针,若针深,即令人目乌色。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可灸七壮,针入三分,凡用针稳当方得下针,若针深即令人目乌色。

《针灸大成》:主头痛,目眩,目赤痛,僻泪不明,目痒目肤翳,口僻不能言。

搜索推荐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