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涎

中药材“鸭涎”。出处:《纲目》。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白鸭肉"条。功能主治:①《海上方》:"治小儿痓风,头及四肢皆往后,以鸭涎滴之。又治蚯蚓吹小儿阴肿,取雄鸭涎抹之。" ②《食物本草会纂》:"谷芒刺喉,饮鸭涎。"。出处:出自《本草纲目》。生境分布:生态环境:鸭喜合群,胆怯。无飞翔力,善游泳。主食谷类、蔬菜、鱼虫等。 资源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饲养,定型的3个类型……

名称 鸭涎 ( Yā Xián )
英文名 Duck salia
功能主治 ,治小儿痓风,头及四肢皆往后,以鸭涎滴之,又治蚯蚓吹小儿阴肿,取雄鸭涎抹之,谷芒刺喉,饮鸭涎,
用法用量 <p>外用:适量,含漱或涂敷。</p>
性味 味淡,性平
归经 肝,胆经
概述 方剂 药酒 汤方 茶方 药膳 中成药

鸭涎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鸭喜合群,胆怯。无飞翔力,善游泳。主食谷类、蔬菜、鱼虫等。

资源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饲养,定型的3个类型为北京鸭、金定鸭(卵用麻鸭)、高脚鸭(卵肉兼用型)。

鸭涎 原始形态

动物形态详"白鸭肉"条。

###

家鸭,家禽。嘴长而扁平,颈长,体扁。翅小,覆翼羽大。用面如舟底。尾短,公鸭尾有卷羽4枚。羽毛甚密,色有全白、栗壳、黑褐等不同。公鸭颈部多黑色而有金绿色光泽,且叫声嘶哑。脚矮,前3趾有蹼,后1趾略小。

搜索推荐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