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柴

中药材“豆角柴”。出处:《贵州本草》。生境分布:生于山野草坡、路旁。分布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原形态:灌木,高1~3米。小枝有棱,被贴生绢毛。3出复叶;托叶小,披针形;小叶卵形或倒卵形,硬纸质,顶端小叶稍大,长4.5~6厘米,宽2.5~4.5厘米,先端圆形微凹,基部圆形稍狭,全缘,下面被柔毛;叶柄长1~3厘米。圆锥花序顶生;花柄长5~6毫米;萼5裂,狭披针形……

名称 豆角柴 ( Dòu Jiǎo Chái )
英文名 Root of Delavay Clovershrub
别名 西南秔子梢,
功能主治 解热,治感冒发热,以豆角柴、茴香根等分煎汤服,
用法用量 <p>内服:煎汤,15-30g。</p>
性味 性凉,味辛微苦,
归经 肺经
概述 方剂 药酒 汤方 茶方 药膳 中成药

豆角柴 生境分部

生于山野草坡、路旁。分布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

生态环境:生于山野草坡、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豆角柴 原始形态

灌木,高1~3米。小枝有棱,被贴生绢毛。3出复叶;托叶小,披针形;小叶卵形或倒卵形,硬纸质,顶端小叶稍大,长4.5~6厘米,宽2.5~4.5厘米,先端圆形微凹,基部圆形稍狭,全缘,下面被柔毛;叶柄长1~3厘米。圆锥花序顶生;花柄长5~6毫米;萼5裂,狭披针形,上面2个合生,有毛;花冠深紫色,长1厘米,龙骨瓣、旗瓣和翼瓣近于等长。荚果椭圆形,被稀疏的绢毛,长5~7毫米。

###

西南秔子梢 灌木,高1-3m。小枝有棱,除小叶上面及花冠外,均被贴生绢。三出复叶;托叶小,披针形;小叶卵形或倒卵形,硬纸,顶端小叶稍大,长4.5-6cm,宽2.5-4.5cm,先端圆形,微凹,基部圆形稍狭,全缘,下面被柔毛。总状花序密集,形成大而顶生的圆锥花序,花蝶形,长柄长5-6mm;花萼钟状,萼齿5裂,狭披针形,交萼筒长二倍,上面2个合生,有绢毛;花冠深紫色,无毛,长约1cm,龙骨瓣、旗瓣、翼瓣几等长。荚果椭圆形,长5-7mm,脉纹明显,被稀疏的绢毛。花期10月,果期10-11月。

搜索推荐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