蝮蛇骨

中药材“蝮蛇骨”。出处:《本草拾遗》。功能主治:《本草拾遗》:"主赤痢,取骨烧为黑末,饮下三钱匕。"。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活于平原、丘陵及山地,活动于稻田、耕作区、草地以及住宅附近。以鱼、蛙、鸟、鼠等为食。 资源分布: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原形态:蝮蛇,全长60cm左右。头略呈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背面浅褐色到红褐色,正脊有两行深……

名称 蝮蛇骨 ( Fù Shé Gǔ )
英文名 Pallas pit viper bone
功能主治 ,主赤痢,取骨烧为黑末,饮下三钱匕,
用法用量 <p>内服:烧为末,1-3g。</p>
性味 味甘,性温,有毒
归经 大肠经
概述 方剂 药酒 汤方 茶方 药膳 中成药

蝮蛇骨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生活于平原、丘陵及山地,活动于稻田、耕作区、草地以及住宅附近。以鱼、蛙、鸟、鼠等为食。

资源分布: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

蝮蛇骨 原始形态

蝮蛇,全长60cm左右。头略呈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背面浅褐色到红褐色,正脊有两行深棕色圆斑,彼此交错排列略并列,背鳞外侧及腹鳞间有1行黑褐色不规则粗点,略呈星状;腹面灰白,密布棕褐色或黑褐色细点。鼻间鳞宽短,排成“∧”形;眶前鳞2,眶后鳞2(3),眶璨来新月形,颞鳞2+4(3);上唇鳞2-1-4(2-1-3、3-1-4)式。背鳞21(23)-21-17(15)行,中段最外行平滑或均具棱;腹鳞137-173,肛鳞完整;尾下鳞29-54对,少数为单行。

搜索推荐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