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竹笋

中药材“苦竹笋”。别名:苦笋(《食疗本草》)。出处:《本草拾遗》。性味:①《纲目》:"苦甘,寒。" ②《本草求原》:"苦,寒,无毒。"。注意:《品汇精要》:"动气发症,不可多食。"。功能主治:清热,除湿,利水,明目。治消渴,面目黄,脚气。 ①《本草拾遗》:"主不睡,去面目并舌上热黄,消渴,明目,解酒毒,除热气,健人。" ②《食疗本草》:"主逆气。" ③《食医……

名称 苦竹笋 ( Kǔ Zhú Sǔn )
英文名 shoot ofBitter Bamboo
别名 苦笋,
功能主治 清热,除湿,利水,明目,治消渴,面目黄,脚气,主不睡,去面目并舌上热黄,消渴,明目,解酒毒,除热气,健人,主逆气,理心烦闷,益气力,止渴,主消渴,利水道,下气,理风热,脚气,蒸煮食之,汪颖,治出汗,中风失音,干者烧研入盐,擦牙疳,
用法用量 <p>内服:煎汤,2~3两;或煮食。</p>
性味 苦甘,寒,苦,寒,无毒,
概述 方剂 药酒 汤方 茶方 药膳 中成药

苦竹笋 的副作用及禁忌

《品汇精要》:"动气发症,不可多食。"

###

《品汇精要》:动气发症,不可多食。

苦竹笋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生于向阳山坡或平原,多为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苦竹笋 原始形态

苦竹 植株呈小乔木或灌木状。竿直立,高3-5m,粗1.5-2cm,竿壁厚约6mm。幼竿淡绿色,具白粉,老时绿黄色,被灰白色粉斑;竿散生或丛生,圆筒形,竿环很隆起;每节有3-7分枝,但在每分枝一侧的节间下部1/4处稍平,鞘环有1圈褐色箨鞘基部残留物,箨鞘厚纸质和革质,绿色,无或有细小的紫色斑点,有棕色或白色小刺毛,基部与竿相连处较密,内面光滑而有光泽,边缘密被金黄色的纤毛;箨耳很小,深褐色,有直立棕色繸毛;箨舌截平,长1-2mm,边缘密生纤毛;箨叶细长披针形,幼时绿色,多脉,无显着的中脉;叶鞘无毛,有横脉;叶舌质坚硬,截平,长0.5-2mm:叶片披针形,长8-20cm,宽5-28cm,质坚韧,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有微毛,尤以基部为甚;叶柄长2-7mm。花枝基部有苍片,花序分技与小穗柄略扁平,常呈波状曲折,小穗绿色,小穗有8-12,小花,长4-6cm,绿色或淡紫色,小穗轴间长4-5mm,在杯状顶端有纤毛;颖3-5,有锐尖头,边缘有纤毛;外稃被外形,近革质,有横脉,边缘粗糙,内稃背部2脊间有沟纹,鳞被3,后方1片长于前方2片;雄蕊3,有细长而互相分离的花丝,花药黄色,药隔不伸出;花柱1,柱头3,羽毛状。颖果长圆形。花期4-5月。

搜索推荐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