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菘

中药材“臭菘”。别名:黑瞎子白菜。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m以下的潮湿针叶林或混交林下,常于沼泽地区成大片生长。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原形态:臭菘,宿根草本。根茎粗壮,直径达7cm。叶基生;叶柄长1020cm;叶片长2040cm,宽1535cm,先端渐狭或钝圆。花序柄外围鳞叶长1040cm,花序柄长320cm,粗l1.……

名称 臭菘 ( Chòu Sōnɡ )
别名 黑瞎子白菜
功能主治 解表止咳,化痰平喘,主发热头痛,气管炎咳喘
用法用量 <p>内服:煎汤,9-15g。</p>
性味 味辛,苦,性凉
概述 方剂 药酒 汤方 茶方 药膳 中成药

臭菘 药理作用

根煎剂具有镇静、解痉和祛痰作用。

臭菘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m以下的潮湿针叶林或混交林下,常于沼泽地区成大片生长。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

臭菘 原始形态

臭菘,宿根草本。根茎粗壮,直径达7cm。叶基生;叶柄长10-20cm;叶片长20-40cm,宽15-35cm,先端渐狭或钝圆。花序柄外围鳞叶长10-40cm,花序柄长3-20cm,粗l-1.2cm;佛焰苞基部席卷,中部肿胀,半扩张成卵状球形,先端渐尖,下弯成喙状暗青紫色,外面饰以青紫色线纹,长10-16cm,直径4-5.5cm;肉穗花序短于佛焰苞,青紫色,直径2.5-3cm,有长0.5-1cm的梗;花有臭味,两性;花被片4,向上渐扩大,拱状;雄蕊4;子房沉陷于花序轴上,1室,胚珠几从室顶下垂。花期5-6月。

臭菘 化学成分

全草含没食子酸丁酯(butyl ga11ate),草酸钙(Calcium oxalate)β-胡萝卜素(β-carotene),维生素(vitamin)A,β-谷甾醇(β-sitosterol),α-香树脂醇(α-amyrin)和β-香树脂醇(β-amyrin)。

搜索推荐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