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粗榧

中药材“海南粗榧”。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散生于海拔1100m的以下,南亚热带山地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西藏等地。原形态:乔木,高1020m,可达25m,胸围3050cm,稀达110cm。树皮浅褐色或褐色,间或黄褐色或红紫色,平滑而薄。叶条形,排成2列。质地较薄,急尖或近渐尖,基部圆截形或圆形,干后边缘……

名称 海南粗榧 ( Hǎi Nán Cū Fěi )
功能主治 抗癌,主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等
用法用量 <p>一般提取其生物碱制成注射剂使用,具体参见“现代临床研究”项。</p>
性味 苦,涩,性温
概述 方剂 药酒 汤方 茶方 药膳 中成药

海南粗榧 药理作用

海南粗榧的总生物碱制剂对急性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病有一定疗效。

海南粗榧 的副作用及禁忌

本品毒性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还有少数病人可发生心脏毒性反应。

海南粗榧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散生于海拔1100m的以下,南亚热带山地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西藏等地。

海南粗榧 原始形态

乔木,高10-20m,可达25m,胸围30-50cm,稀达110cm。树皮浅褐色或褐色,间或黄褐色或红紫色,平滑而薄。叶条形,排成2列。质地较薄,急尖或近渐尖,基部圆截形或圆形,干后边缘向下反卷,下面有2白气孔带。种子通常微扁,倒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圆形,长2.2-2.8cm,先端有突起的小尖头,成熟前,假种皮绿色,成熟时红色。种子8-9月成熟。

海南粗榧 化学成分

树皮含粗榧碱(harringtonie),异粗榧碱(iso-harringtonine),高粗榧碱(homoharringtonine),三尖杉碱(cepha-lotaxine),脱氧粗榧碱(deoxyharringtonine),去甲基三尖杉酮碱(demethylcephalotaxinone),桥氧三尖杉碱(drupacine),3-表谢汉墨异次碱(3-epischelhammericine),表三尖杉碱(epicephaltaxi-ne),海南粗榧新碱(hainanensine)。海南粗榧内酯(hainanolide),海南粗榧内酯醇(hainanolido)。树枝含去氧粗榧酸(deoxyharringtonic acid),异粗榧酸(iso-harringtonic acid),三尖杉酰胺(cephalotaxinamide),乙酰基三尖杉碱(acetylcephalotaxine),去甲基新桥氧三尖杉碱(demethylneo-drupacine)。

搜索推荐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