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边菊

中药材“岗边菊”。别名:大风草。性味:苦、辛,温。功能主治:温中散寒,止咳,止痛。用于肺寒喘咳,慢性胃痛。用法用量:0.5~1两。别名:大风草、鱼鳅串。出处:始载于《粤北中草药》。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地灌丛、草地、溪岸、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等地。原形态:琴叶紫菀 多年生草本,高5010……

名称 岗边菊 ( Gǎnɡ Biān Jú )
英文名 Fiddleleaf Aster
别名 大风草
功能主治 温中散寒,止咳,止痛,用于肺寒喘咳,慢性胃痛,
用法用量 <p>0.5~1两。</p>
性味 苦,辛,温,
概述 方剂 药酒 汤方 茶方 药膳 中成药

岗边菊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生于山地灌丛、草地、溪岸、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岗边菊 原始形态

琴叶紫菀 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根茎粗壮。茎单生或丛生,被开展的长粗毛,常有腺,上部分枝,有较密生的叶。下部叶匙状长圆形,长达12cm,宽达2.5cm,下部渐狭成长柄;中部叶长圆状匙形,长4-9cm,宽1.5-2.5cm,下部稍狭,基部扩大成心形或有圆耳,半抱茎,全缘或有蔬齿;上部叶渐小,卵小,卵状长圆形,基部心形抱茎,常全缘;全部叶两面披长贴毛和密短毛,有腺,下边沿脉及边缘有长毛;中脉在下面突起。头状花序在枝端单生或疏散伞房地产状排列;花序梗长0.5-5cm,有线状披针形或卵形苞叶;总苞半球形;总苞片3层,长圆披针形,外层被密短毛及腹,内层边缘膜质而无毛;舌状花约30个,舌片浅紫色,管状花被密短毛;花柱附片长0.4mm;冠毛白色或稍红色,有稍不等长的微糙毛。瘦果卵状长圆形,基部狭,两而有肋,被柔毛。花期2-9月,果期6-10月。

搜索推荐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