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嘴癀

中药材“鸭嘴癀”。别名:小接骨、双须蜈蚣、四方草[厦门]、鸡舌癀、定经草、田边草。性味:甘、淡,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扁桃体炎,咽喉炎,咳嗽,肠炎,小儿消化不良;外用治痈肿疮疖。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别名:调经草(《福建中草药》),田蛭草、鱼尾草(《广西药植名录》)。出处:《福建中草药》。生境分布:生于湿地及稻田中。分布西……

名称 鸭嘴癀 ( Yā Zuǐ Huánɡ )
英文名 Herb of Dry Falsepimpernel, Dry Falsepimpernel
别名 小接骨,双须蜈蚣,四方草,鸡舌癀,定经草,田边草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扁桃体炎,咽喉炎,咳嗽,肠炎,小儿消化不良,外用治痈肿疮疖,
用法用量 <p>3~5钱。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p>
性味 甘,淡,凉,
概述 方剂 药酒 汤方 茶方 药膳 中成药

鸭嘴癀 的副作用及禁忌

孕妇禁服。

鸭嘴癀 附方

①治闭经:调经草一至二两,酒、水炖服;或加四物汤同煎服。

②治经期提前、退后或痛经:鲜旱田草一至二两。水煎服。

③治乳痈,背痈:鲜旱田草一至二两,酒、水煎服;渣调冷饭或红糖捣烂外敷。

④治瘰疬:鲜旱田草一至二两。水煎服。

⑤治跌打肿痛:鲜旱田草二至三两。酒炖服。(选方出《福建中草药》)

鸭嘴癀 生境分部

生于湿地及稻田中。分布西南及广东等地。

###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林边,溺爱旁及田野较湿润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鸭嘴癀 原始形态

一年生草本。茎柔弱,伏地,分枝,长可达30厘米。单叶对生,倒卵状矩圆形,长1.8~4厘米,先端钝,基部渐狭成叶柄,边缘有锐利的小锯齿。总状花序顶生,小花具柄;萼片5,绿色,裂片线状披针形,长约6毫米;花冠谈紫色,基部筒状,前端2唇形,长约13毫米,上唇阔,凹陷,2裂,下唇扩展,3裂;发育雄蕊2,退化雄蕊2,腺体状;柱头2裂。蒴果圆柱状,长1.5~2厘米。花期6月。

###

一年生草本,高10-40cm。根须状。茎开始单一,不久即分枝,下部匍匐长蔓,节上生根,花茎上举。叶对生;仅下部者有短柄;叶片三角状卵形、卵形或长圆形,长1-2cm,宽0.7-1.2cm,先端圆钝或急尖,基部截形或近心形,边缘具圆齿,两面均无毛。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1-2cm;花萼绿色,长4-5mm,5裂至基部,萼齿狭披针形,无毛;花冠白色或淡紫色,长0.8-1.2cm,上唇直立,卵形,2浅裂,下唇开展,3裂,裂片近相等;雄蕊4,前面2枚花丝的基部有短棒状附属物;柱头2裂。蒴果条状披针形,比萼长约2倍,室间2裂。种子卵圆形,有疣状突起。花期4-9月,果期6-11月。

搜索推荐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