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 | 麦门冬七升(70g),半夏一升(10g) ,人参三两(9g), 甘草二两(6g),粳米三合(3g),大枣十二枚(4枚)。 |
---|---|
用法 |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
功用 | 清养肺胃,降逆下气。治肺痿。肺胃津伤,虚火上炎,咳唾涎沫,气逆而喘,咽干口燥,舌干红少苔,脉虚数者。现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咽喉炎、矽肺、肺结核等属肺胃阴虚,气火上逆者。亦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妊娠呕吐等属胃阴不足,气逆呕吐者。 |
运用 | 若津伤甚者,可加沙参、玉竹以养阴液;若阴虚胃痛、脘腹灼热者,可加石斛、白芍以增加养阴益胃止痛之功。 |
提示 | 肺痿属于虚寒证者,不宜使用本方。 |
出处 | 《金匮要略》卷上 |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焙)黄连(去须)冬瓜(干者)各60克 |
---|---|
制备 | 上三味药,粗捣筛。 |
用法 | 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5毫升,去滓温服。 |
功用 | 治消渴。日夜饮水不止,饮下小便即利。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
《重订严氏济生方》: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陈皮(去白)半夏(汤泡七次)白茯苓(去白)白术各30克 人参 甘草(炙)各15克 小麦10克 |
---|---|
制备 | 上药哎咀。 |
用法 | 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生姜5片,乌梅少许,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功用 | 健脾化湿,生津止渴。治霍乱愈后,烦热不解,多渴,小便不利。 |
出处 | 《重订严氏济生方》 |
《重订严氏济生方》: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远志(甘草煮,去心)人参 黄芩 生地黄(洗)茯神 石膏(煅)各30克甘草(炙)15克 |
---|---|
制备 | 上药哎咀。 |
用法 | 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5片,煎取18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 |
功用 | 益气养阴,清心泻火。治虚劳。劳心过度,气阴两虚,面色无华,头发脱落,性急好怒,唇口赤甚,言语不快,饮食如常,形体消瘦。 |
出处 | 《重订严氏济生方》 |
《千金》卷十: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1两,京枣20枚,竹叶(切)1升,甘草2两。 |
---|---|
用法 | 麦冬汤(《疫疹一得》卷下)。 |
功用 | 劳复,气欲绝。劳复发热。 |
出处 | 《千金》卷十 |
《内科摘要》卷下: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2钱,防风2钱,白茯苓2钱,人参1钱。 |
---|---|
用法 | 水煎服。 |
功用 | 火热乘肺,咳唾有血。 |
出处 | 《内科摘要》卷下 |
《医略六书》卷二十八: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3钱(去心),人参1钱半,生地黄5钱,阿胶3钱(糯粉炒),条芩1钱半(酒炒),白芍1钱半(酒炒),地骨皮3钱,甘草8分,大枣3枚。 |
---|---|
用法 | 水1斗,煮药取3升,纳清酒1升,并胶烊尽,煎取1升,温服。脾虚,加白术。 |
功用 | 怀妊六月,脉大滑疾者。 |
出处 | 《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
《慈幼新书》卷首: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黄芩、茯苓、淡竹叶。 |
---|---|
功用 | 妊娠子烦,心常惊悸。 |
出处 | 《慈幼新书》卷首 |
《简明医彀》卷三: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1钱,天冬1钱,远志1钱,当归1钱,白芍药1钱,生地黄1钱,人参1钱,黄芪1钱,牡丹皮1钱,阿胶1钱,藕节1钱,炙草1钱。 |
---|---|
用法 | 上作1服。用水2钟,加生姜1片,煎1钟,不拘时服。 |
功用 | 思虑伤心,吐血衄血。 |
出处 | 《简明医彀》卷三 |
《寿世保元》卷三:麦门冬汤 | |
组成 | 人参2钱,白术1钱5分,白茯苓(去皮)3钱,陈皮2钱,半夏(姜炒)2钱,麦冬3钱(去心),甘草8分,小茴香8分,乌梅2钱。 |
---|---|
制备 | 上锉。 |
用法 | 加生姜5片,水煎服。 |
功用 | 霍乱已愈,烦热多渴,小便不利。 |
出处 | 《寿世保元》卷三 |
《瘴疟指南》卷下: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人参、白术、陈皮、川芎、半夏、当归、肉桂、乌梅、大附子、甘草、茯苓(去皮)。 |
---|---|
用法 | 上加生姜3片,水煎,温调黑神散服。 |
功用 | 哑瘴。神清目开,大小便如常,惟全不能出声,身热。 |
出处 | 《瘴疟指南》卷下 |
《准绳·幼科》卷五: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1钱,人参1钱,甘菊1钱,赤芍药1钱,赤茯苓1钱,升麻1钱,甘草5分,石膏3钱。 |
---|---|
用法 | 水煎服。 |
功用 | 小儿癍疹,烦渴吐泻,及痂后余热。 |
出处 | 《准绳·幼科》卷五 |
《痘疹传心录》卷十五:麦门冬汤 | |
组成 | 当归、芍药、麦冬、生地黄。 |
---|---|
用法 | 麦冬汤(《麻科活人》卷四)。 |
功用 | 痘疹。便实燥渴,津液不足,血枯不荣。 |
出处 | 《痘疹传心录》卷十五 |
《圣济总录》卷一○五: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焙)1两,大黄(锉,炒)1两,黄芩(去黑心)1两,桔梗(锉,炒)1两,玄参1两,细辛(去苗叶)半两,芒消(研)半两。 |
---|---|
制备 | 上药除芒消外,为粗末。 |
用法 | 泻肝散(《得效》卷十六)、麦门冬散(《银海精微》卷下)、玄参泻肝散(《准绳·类方》卷七)、麦冬汤(《眼科全书》卷四)。 |
功用 | 血灌瞳人,昏涩疼痛。辘轳转关外障。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一○五 |
《圣济总录》卷五十八:麦门冬汤 | |
组成 | 生麦冬(去心)1两半,天花粉3两,茅根5两,竹茹5两,小麦3合,乌梅(去核)7枚。 |
---|---|
制备 | 上为粗末。 |
用法 |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功用 | 消渴,舌干引饮。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
《圣济总录》卷一一三: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焙)1两半,旋覆花1两半,木通(锉)1两半,大青1两半,茯神(去木)1两,黄连(去须)1两。 |
---|---|
制备 | 上为粗末。 |
用法 |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加生地黄汁半合,芒消末半钱匕,更煎2-3沸,食后、临卧温服。 |
功用 | 目内眦成泡,3-5日间生脓汁者。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一一三 |
方出《圣惠》卷五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一七八: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半两(去心),土瓜根1两,小麦1合,黄芩半两。 |
---|---|
制备 | 上锉细和匀。 |
用法 | 每服半两,以水1大盏,加竹叶2-7片,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
功用 | 消渴烦躁,不得眠卧。 |
出处 | 方出《圣惠》卷五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一七八 |
方出《圣惠》卷五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一七九:麦门冬汤 | |
组成 | 黄连半两(去须)1两,麦门1两(去心)。 |
---|---|
制备 | 上为散。 |
用法 | 本方改为丸剂,名“麦冬丸”(见《济阳纲目》)。 |
功用 | 心脾壅热,烦渴口干。 |
出处 | 方出《圣惠》卷五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一七九 |
《普济方》卷四十一引《护命》: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焙)1分,知母1分,蒲黄1分,黄芩(去黑心)1分,木通(锉)1分,升麻1分,大黄(锉,炒)3分。 |
---|---|
制备 | 上为末。 |
用法 |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 |
功用 | 小肠实热,脉气盛实,小便下血。 |
出处 | 《普济方》卷四十一引《护命》 |
《圣济总录》卷二十四: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焙)1两,桑根白皮(炙,锉)1两,生干地黄1两,半夏(汤洗7遍,焙干)3分,紫苑(去苗土)3分,桔梗(炒)3分,淡竹茹3分,麻黄(去根节)3分,五味子半两,甘草(炙)半两。 |
---|---|
制备 | 上为粗末。 |
用法 | 千金麦门冬汤(《玉机微义》卷十)、麦冬汤(《嵩屋尊生》卷八。 |
功用 | 伤寒后伤肺。咳唾有血,胸胁胀满,上气羸瘦。诸病后火热乘肺,咳嗽有血,胸胁胀满,上气羸瘦,五心烦热,渴而烦闷。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
《圣济总录》卷二十九: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焙)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鳖甲(去裙襕,醋炙)2两,甘草(炙,锉)半两。 |
---|---|
制备 | 上为粗末。 |
用法 | 每服3钱匕,水1盏,加乌梅1个,小麦50粒,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功用 | 伤寒坏病,经久不愈,潮热不退,身体沉重,昏愦烦闷。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二十九 |
《圣济总录》卷三十: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焙)1两半,荠苨1两,吴蓝1两,甘草(炙,锉)1两,黄苓(去黑心)1两,茅根1两,生干地黄(焙)1两。 |
---|---|
制备 | 上为粗末。 |
用法 |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豉100粒,同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 |
功用 | 伤寒头疼,手足烦热,吐血不止。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三十 |
方出《外台》卷三十八,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八三: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1两,知母1两,泽泻1两,甘草(炙)1两,粳米5合,竹叶(切)1升,小麦2升。 |
---|---|
制备 | 上切。 |
用法 | 以水1斗半,煮竹叶、小麦,取9升去之,纳诸药,煮取4升,去滓分服,日3夜1。 |
功用 | 乳石发,两鼻生疮热痒,内亦热,兼头痛。 |
出处 | 方出《外台》卷三十八,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八三 |
《圣济总录》卷三十一: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焙)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人参1两,白术1两,桂(去粗皮)半两,陈皮(去白,炒)1两,甘草(炙)半两,地骨皮(洗,焙)1两,黄芪(锉)1两。 |
---|---|
制备 | 上为粗末。 |
用法 |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1日2次。 |
功用 | 伤寒后不解,或寒或热,四肢瘦弱,饮食不能,胸中烦满虚躁。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
方出《外台》卷三十八,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八三:麦门冬汤 | |
组成 | 生麦冬(去心)8分,生地黄24分(碎),甘草4分(炙),荠苨6分,干姜6分,茅根10分,香豉5合(以绵裹)。 |
---|---|
制备 | 上切。 |
用法 | 以水5升,煮取2升,去滓,分服之。空心、日午各1服。 |
功用 | 乳石发动,心闷吐血。 |
出处 | 方出《外台》卷三十八,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八三 |
《圣济总录》卷五十八: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焙)2两,乌梅(去核取肉,炒)2两。 |
---|---|
制备 | 上为粗末。 |
用法 |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半盏,去滓,食后温服,1日3次。 |
功用 | 消渴。喉干不可忍,饮水不止,腹满急胀。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焙)4两,知母(焙)3两,凝水石1两半,青竹茹(揉如鸡子大)两块(碎、切)。 |
---|---|
制备 | 上为粗末。 |
用法 |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功用 | 暴渴,烦躁饮水。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焙)2两,黄连(去须)2两,冬瓜(干者)2两。 |
---|---|
制备 | 上为粗末。 |
用法 |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 |
功用 | 消渴。日夜饮水不止,饮下小便即利。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焙)4两,白茯苓(去黑皮)4两,天花粉5两,地骨皮5两,甘草(炙)3两。 |
---|---|
制备 | 上为粗末。 |
用法 | 每服4钱匕,先以水2盏,加小麦1匙,竹叶2-7片,生姜1枣大(切),大枣2枚(劈破),同煎至1盏半,去滓下药末,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1日3次。 |
功用 | 渴利。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焙)2两,赤茯苓(去黑皮)2两,瓜蒌实(焙)2两,地骨皮(洗,切)2两,甘草(炙,锉)3两。 |
---|---|
制备 | 上为粗末。 |
用法 | 每服3钱匕,水1盏,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功用 | 消渴后,热毒结成痈疽。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
《圣济总录》卷六十四: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焙)1两,葛根1两,人参1两,前胡(去芦头)1两,犀角(镑)1两,桔梗半两,芦根2两。 |
---|---|
制备 | 上锉,如麻豆大,拌令匀。 |
用法 |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取8分,去滓温服。 |
功用 | 胸间热痰,不思食。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六十四 |
《圣济总录》卷七十八: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1两半,乌梅(碎)7枚。 |
---|---|
用法 | 用水2盏,煎取1盏,去滓,空心、晚食前分2次温服。 |
功用 | 痢兼渴。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七十八 |
《圣济总录》卷三十: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焙)半两,大黄(锉,焙)半两,防己半两,玄参半两,葛根半两,木通半两,青竹茹半两,滑石(碎)半两,甘草(炙,锉)1分,木香1分半。 |
---|---|
制备 | 上为粗末。 |
用法 |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拍碎),葱白5寸(切),同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 |
功用 | 伤寒咽喉壅塞,小便不通;气胀,口舌干燥。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三十 |
《圣济总录》卷五十: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焙)2两,桔梗(去声头)5两,甘草(炙,锉)3分。 |
---|---|
制备 | 上为粗末。 |
用法 | 每服3钱匕,水1盏,加青蒿心叶10片,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稍轻者,粥饮调下亦得,不拘时候。 |
功用 | 肺痈涕唾涎沫,吐脓如粥。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五十 |
《圣济总录》卷三十一: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焙)1两,茯神(去木)1两,菊花1两,人参1两,甘草(炙)半两。 |
---|---|
制备 | 上为粗末。 |
用法 |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半盏,去滓温服。 |
功用 | 伤寒后心虚忪悸。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
《圣济总录》卷三十六: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1两半,升麻1两,知母(锉,焙)1两,甘草(炙,锉)1两,鳖甲(醋炙,去裙襕)1两,柴胡(去苗)1两,前胡(去芦头)1两,桃仁(去皮尖双仁,炒研)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栀子(去皮)半两,芦根(锉)半两,乌梅肉(炒)半两,人参3分。 |
---|---|
制备 | 上为粗末。 |
用法 | 每服3钱匕,水1盏半,加桃枝5寸,柳枝5寸(锉),生姜3片,煎至8分,去滓,入石膏末半钱匕,更煎沸,未发前1-2服。 |
功用 | 兼补心气。主肺疟。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三十六 |
《圣济总录》卷三十七: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焙)半两,犀角屑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半两,常山(锉)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糯米81粒。 |
---|---|
制备 | 上为粗末。 |
用法 | 以水5盏,煎至3盏,去滓,分为5服,于发时前温服。 |
功用 | 疟病,发热烦躁,体黄,小便不利。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三十七 |
《圣济总录》卷三十九: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焙)半两,瓜蒌仁半两,人参半两,陈皮(汤浸,去白,焙)半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1两。 |
---|---|
制备 | 上为粗末。 |
用法 |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1日3次。 |
功用 | 霍乱吐利不止,渴甚。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三十九 |
《圣济总录》卷四十三: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焙)2两,石膏2两,地骨皮2两,桅子仁半两,甘草(炙,锉)半两。 |
---|---|
制备 | 上为粗末。 |
用法 | 每服3钱匕,水1盏,加小麦50粒,竹叶7片,煎至7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
功用 | 心脏实热,烦躁喘急,欲吐不出,头目昏眩。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
《圣济总录》卷四十三: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焙)2两,龙齿半两,玄参(洗,切)1两,栀子仁1两,茅根1两,木通2两(锉),赤芍药1两。 |
---|---|
制备 | 上为粗末。 |
用法 |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功用 | 心烦躁,口干舌涩。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生用)3两,芍药1两半,黄芩(去黑心)1两半,栀子仁5枚,石膏(碎)3两,犀角(镑屑)1两。 |
---|---|
制备 | 上为粗末。 |
用法 |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加朴消半钱匕,食后温服。 |
功用 | 脾瘅发黄,口甘烦渴。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
方出《外台》卷三十八,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八:麦门冬汤 | |
组成 | 甘草(炙)2两,黄芩2两,大黄(别浸)2两,麦冬(去心)2两,芒消2两,栀子30枚。 |
---|---|
制备 | 上切。 |
用法 | 按:《圣济总录》本方用麦门冬(去心,焙)二两,甘草(炙,锉)、黄芩(去黑心)、大黄(锉,炒)、桅子仁各一两。上为粗末,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下芒消一钱匕,食后、临卧温服。 |
功用 | 石发,腹胀头痛,眼眶疼,先有癖实不消,或饮消下食内热,或时时心急痛。诸石毒,眼睛疼[方剂汇www.fane8.com],寒热时作。 |
出处 | 方出《外台》卷三十八,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八 |
《圣济总录》卷四十九: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焙)2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两,桑根白皮(锉,炒)1两,陈皮(汤浸去白)半两。 |
---|---|
制备 | 上为粗末。 |
用法 |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1枣大(拍碎),煎至6分,去滓温服,1日3次,不拘时候。 |
功用 | 肺热气满。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
《圣济总录》卷九十: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干姜(炮裂)半两,甘草(炙,锉)3分,阿胶(炙令燥)3分,人参3分,生干地黄(焙)1两。 |
---|---|
制备 | 上为粉末。 |
用法 |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空心温服,日午、夜卧各1服。 |
功用 | 虚劳不足,内伤呕血吐血。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九十 |
《外台》卷三十六引《小品方》: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4分,甘草(炙)4分,枳实(炙)3分,黄苓3分,人参3分,龙骨6分。 |
---|---|
用法 | 《幼幼新书》引《婴孺方》有茯苓三分。 |
功用 | 少小夏月药大下后,胃中虚热渴。小儿夏月伏暑,吐痢过后,胃中虚热,渴唯饮水。 |
出处 | 《外台》卷三十六引《小品方》 |
《千金》卷二: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1升,人参2两,甘草2两,黄芩2两,干地黄3两,阿胶4两,生姜6两,大枣15枚。 |
---|---|
用法 | 本方方名,《外台》引作“麦冬汤”;本方用乌雌鸡煎药,名“人参雌鸡汤”(见《圣惠》)。 |
功用 | 妊娠六月,卒有所动不安,寒热往来,腹内胀满,身体肿,惊怖,忽有所下,腹痛如欲产,手足烦疼。 |
提示 | 忌海藻、菘菜、芜荑。 |
出处 | 《千金》卷二 |
《千金》卷十二: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4两,白术4两,甘草1两,牡蛎3两,芍药3两,阿胶3两,大枣20枚。 |
---|---|
用法 | 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2升,分2次服。 |
功用 | 下血虚极。 |
出处 | 《千金》卷十二 |
《千金翼》卷二十二: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2两,升麻3两,葛根3两,丁香1两半,零陵香1两,藿香1两。 |
---|---|
用法 | 上(口父)咀。以水7升,煮取2升5合,分3服,1日令尽。 |
功用 | 痈肿始觉,其肿五色,并为发背,痛欲死,肿上加灸不愈,腹内虚闷。 |
出处 | 《千金翼》卷二十二 |
《外台》卷六引《广济方》:麦门冬汤 | |
组成 | 生麦门各3两(去心),青竹茹3两,茅根5两,甘草1两(炙),生姜5两,人参1两。 |
---|---|
制备 | 上切。 |
用法 | 以水7升,煮取2升5合,去滓,分3次温服,如人行6-7里,进1服。不吐利。 |
功用 | 烦热,呕逆不下食,食则吐出。霍乱逆满,烦躁,眠卧不安。 |
提示 | 忌海藻,菘菜。 |
出处 | 《外台》卷六引《广济方》 |
《外台》卷十一引《广济方》:麦门冬汤 | |
组成 | 芦根(切)2升,苎根(切)2升,石膏6分(碎),生姜5两,瓜蒌5两,小麦2升,生麦冬2升(去心)。 |
---|---|
制备 | 上切。 |
用法 | 以水2斗,煮取6升,去滓,每服1升,渴即任意饮,未愈再作。 |
功用 | 消渴。 |
出处 | 《外台》卷十一引《广济方》 |
方出《外台》卷三十八,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八四:麦门冬汤 | |
组成 | 生麦冬(去心)3两,萎蕤3两,石膏(碎)3两,生地黄汁7合,葱白1握(和须),干葛4两,豉心3合。 |
---|---|
制备 | 上切。 |
用法 | 以水7升,煮取3升,分3服。 |
功用 | 乳石发,热冲头面,兼口干嗽。 |
出处 | 方出《外台》卷三十八,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八四 |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焙)2两,甘草(炙,锉)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羌活(去芦头)1两,旋覆花1两,玄参1两,白术1两,芍药1两,柴胡(去苗)1两,人参1两,升麻1两,当归(切,焙)1两,桑根白皮(锉)1两,胡黄连1分,熟干地黄(焙)1两半,木香半两。 |
---|---|
制备 | 上为粗末。 |
用法 | 每服3钱匕,水1盏,入甘草1寸,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功用 | 胃热肠寒,善食数饥,少腹胀痛。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
《三因》卷十一: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5两,生芦根5两,竹茹5两,白术5两,甘草(炙)2两,茯苓2两,陈皮3两,人参3两,萎蕤3两。 |
---|---|
制备 | 上锉散。 |
用法 | 麦冬汤(《赤水玄珠》卷十六)。 |
功用 | 上焦伏热,腹满不欲食,食入胃未定,汗出,身背皆热,或食入先吐而后下,名曰漏气。 |
出处 | 《三因》卷十一 |
《圣济总录》卷一六三: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焙)2两,甘草(炙,锉)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人参1两。 |
---|---|
制备 | 上为粗末。 |
用法 |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7分,入竹沥半合,再煎数沸,去滓温服。 |
功用 | 产后烦闷,或血气不快。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
《圣济总录》卷一六三: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焙)半两,熟干地黄(焙)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甘草(炙,锉)1两,芍药(锉)1两。 |
---|---|
制备 | 上为粗末。 |
用法 |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5片,大枣1枚(擘破),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功用 | 产后心虚惊悸,恍惚不安。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
《圣济总录》卷一六六: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焙)2两,黄芩(去黑心)2两,黄芪(锉)2两,芍药2两,赤茯苓(去黑皮)2两,甘草2两,木通(锉)2两,桑寄生3两,防风(去叉)3两,人参3两。 |
---|---|
制备 |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
用法 | 乳消减,即服天门冬丸。 |
功用 | 产后乳结核,及初结作痈。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一六六 |
《圣济总录》卷一六六:麦门冬汤 | |
组成 | 生麦冬(去心)1两半,黄芪(锉)1两半,防风(去叉)1两半,桑寄生1两半,甘草(炙)3分,木通2两半,黄芩(去黑心)1两半,赤芍药1两半。 |
---|---|
制备 |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
用法 |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大本2枚,煎至8分,去滓,纳乳糖1分,再煎1沸,去滓温服。 |
功用 | 乳肿,初觉有异。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一六六 |
《圣济总录》卷一六八: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焙)3两,天花粉知母(焙)1两,人参1两,藜芦(去芦头)1两,龙胆半两,粟米1合。 |
---|---|
制备 | 上为粗末。 |
用法 | 每用3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分3次温服。 |
功用 | 小儿风热壅滞,壮热烦渴时呕。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一六八 |
《圣济总录》卷一八三: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焙)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生干地黄(焙)3分,石膏(碎)3分,升麻3分,人参3分,知母(焙)3分,芎?3分,山栀子仁3分,小麦半升,黄芪(炙,锉)1两,甘草(炙)1两,枳实(麸炒)1两,芍药1两,黄芩(去黑心)1两半,前胡(去芦头)1两半。 |
---|---|
制备 | 上锉,如麻豆大。 |
用法 | 每服5钱匕,水2盏,加生姜5片,大枣2枚(擘破),竹叶10片,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功用 | 乳石发动,痈疽发背热渴。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一八三 |
《幼幼新书》卷十五引《医方妙选》: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1两,款冬花1两,人参(去芦头)1两,紫菀(洗,焙干)1两,桂心半两,甘草(炙)1分。 |
---|---|
制备 | 上为细末。 |
用法 | 入杏仁20粒,麸炒,去皮尖,细研拌匀,每服1钱,水1钟,加生姜3片,煎至5分,去滓,令时时温服之。 |
功用 | 伤寒末除,咳嗽喘急。 |
出处 | 《幼幼新书》卷十五引《医方妙选》 |
《圣济总录》卷八十四: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焙)2两,甘草(炙)2两,白茯苓(去黑皮)3两,天花粉3两。 |
---|---|
制备 | 上为粗末。 |
用法 | 每服5钱匕,加生姜1枣大(拍碎),水1盏半,煎取8分,去滓温服,1日3次。 |
功用 | 服乳石热闷,脚气发动,气逆不下,饮食无味。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八十四 |
《三因》卷五: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香白芷、半夏(汤洗去滑)、竹叶、甘草(炙)、钟乳粉、桑白皮、紫苑(取茸)、人参各等分。 |
---|---|
制备 | 上锉散。 |
用法 | 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4片,大枣1枚,煎7分,去滓,食前服。 |
功用 | 肺经受热,上气咳喘,咯血痰壅,溢干耳聋,泄泻,胸胁满痛,连肩背两臂膊疼,息高。 |
出处 | 《三因》卷五 |
《圣济总录》卷一五四: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焙)3分,人参3分,白茯苓(去黑皮)半两,陈皮(汤浸去白,焙)半两,甘草(炙,锉)1分。 |
---|---|
制备 | 上为粗末。 |
用法 | 每服3钱匕,以水1盏,加生姜1分(拍破),大枣2枚(擘),同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
功用 | 妊娠恶阻病。心中愤闷,见食呕吐,恶闻食气,肢节烦疼,身体沉重,多卧黄瘦。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一五四 |
《济生》卷三: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1两,陈皮(去白)1两,半夏(汤泡7次)1两,白茯苓1两,白术1两,人参半两,甘草(炙)半两,小麦半合。 |
---|---|
用法 | 九君子汤(《医学入门》卷七)、麦冬汤(《何氏济生论》卷三)。 |
功用 | 霍乱已愈,烦热不解,多渴,小便不利。 |
出处 | 《济生》卷三 |
《济生》卷七: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1两,防风1两,茯苓(去皮)1两,人参半两。 |
---|---|
用法 | 竹叶汤(《普济方》卷三三八)、麦冬汤(《玉案》卷五)。本方方名,《丹溪心法附余》引作“麦门冬散”。 |
功用 | 子烦。 |
出处 | 《济生》卷七 |
《医方类聚》卷一五○引《济生》: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1两,远志(去心,甘草煮)1两,人参1两,黄芩1两,生地黄(洗)1两,茯神(去木)1两,石膏(煅)1两,甘草(炙)半两。 |
---|---|
用法 | 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功用 | 脉实极。气衰血焦发落,好怒。唇口赤甚,言语不快,色不泽,饮食不为肌肤。 |
出处 | 《医方类聚》卷一五○引《济生》 |
《活幼心书》卷下: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3钱,干葛3钱,人参(去芦)2钱,赤芍药2钱,升麻2钱,赤茯苓(去皮)2钱,甘草2钱,石膏末5钱。 |
---|---|
用法 | 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煎7分,不拘时候温服。 |
功用 | 斑疹热毒,头痛烦闷,狂渴妄语。麻疹内外热盛,色紫黑者。 |
出处 | 《活幼心书》卷下 |
《脉因证治》卷上:麦门冬汤 | |
组成 | 半夏、竹茹、陈皮、茯苓、麦冬参。 |
---|---|
功用 | 大病后虚烦,则热不解,不得卧。 |
出处 | 《脉因证治》卷上 |
《医学正传》卷二: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7分,桑白皮(蜜炒)7分,生地黄7分,紫菀茸5分,桔梗5分,淡竹叶5分,五味子3分,甘草3分,贝母6分,天冬7分。 |
---|---|
制备 | 上细切,作1服。 |
用法 | 方中贝母、天门冬用量原缺,据《景岳全书》补。 |
功用 | 诸病后,火热乘肺,咳唾有血,胸胁胀满,上气喘急,羸瘦,五心烦热,渴而烦闷。上焦热甚而声瘖者。 |
出处 | 《医学正传》卷二 |
《景岳全书》卷六十三引万氏方: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1钱,葛根(去皮)1钱,升麻(去须)4分,赤芍药(酒炒)6分,茯苓6分,炙甘草4分,石膏(煅)1钱半。 |
---|---|
用法 | 水煎服。 |
功用 | 表邪内热,咳嗽甚者。麻疹咳嗽。 |
出处 | 《景岳全书》卷六十三引万氏方 |
《卫生总微》卷十四: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1两,紫苑(去芦)3分,甘草2钱半,桂枝半两。 |
---|---|
制备 | 上为末。 |
用法 | 每服2钱,水1盏,煎至7分,以绵蘸滴儿口中,昼夜4-5遍。仍节乳哺。 |
功用 | 初生儿10日至50日,卒得謦咳,吐乳呕逆,暴嗽昼夜不息。 |
出处 | 《卫生总微》卷十四 |
《圣济总录》卷一○二:麦门冬汤 | |
组成 | 生麦冬(去心)1两半,萎蕤1两半,秦皮(去粗皮)1两半,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大黄(生用)1两,升麻1两。 |
---|---|
制备 | 上锉,如麻豆大。 |
用法 |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竹叶10片,煎至8分,去滓,下朴消末1钱匕,更煎令沸,空腹温服。 |
功用 | 肝实热,毒气上熏,目赤痛痒。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一○二 |
《扶寿精方》:麦门冬汤 | |
组成 | 黄芩、黄连。 |
---|---|
用法 | 上药用水2盏,熬熟。外用生麦门冬3两,去心捣烂,取自然汁半盏;将柏叶1大把,茅根1大把,捣汁拌前药,共服1碗。又将麦门冬、柏叶、茅根滓,与前药滓共用水3碗煎,倾出滓,将瓦罐装此药,时时温服。 |
功用 | 咳嗽。 |
出处 | 《扶寿精方》 |
《圣济总录》卷九十: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焙)半两,前胡(去芦头)半两,人参半两,黄芪(锉,炒)半两。 |
---|---|
制备 | 上为粉末。 |
用法 | 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拍碎),小麦半合,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功用 | 虚劳烦躁,夜不得眠,少气,翕翕微热,口干减食。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九十 |
《圣济总录》卷九十: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焙)1两半,榆白皮(锉)1两,苦参1两,黄连(去须)1两,地骨皮1两,黄芩(去黑心)1两,龙胆1两。 |
---|---|
制备 | 上为粗末。 |
用法 |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加地黄汁半合,食后顿服。 |
功用 | 虚劳,热气乘心,忧惧不安,不得眠睡。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九十 |
《圣济总录》卷九十一: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焙)2两,淡竹叶(洗,切)1握,半夏(汤洗7遍,焙)2两,甘草(炙,锉)1两1分。 |
---|---|
制备 | 上为粗末。 |
用法 |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枣大(切碎),大枣2枚(擘破),粳米半合,同煎取1盏,去滓温服。 |
功用 | 虚劳顿热,口干舌燥,欲得饮水。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焙)3两,茯神(去木)3两,防风(去叉)3两,地骨皮(去土)3两,人参2两,龙齿2两,远志(去心)2两,甘草(炙黄)2两,羚羊角(屑)2两,石膏2两,紫石英1两。 |
---|---|
制备 | 上药各锉,如麻豆大。 |
用法 | 曾经吐血者,服尤佳。若畏石药,不用紫石英亦佳。 |
功用 | 心中烦热,唯欲露体,复之即闷烦,惊悸心忪,面无颜色,忘前失后,妇人患血风气者,多成此疾,乃心蒸之状。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焙)2两,黄芩(去黑心)1两,柴胡(去苗)1两,升麻1两,芍药1两,甘草(炙,锉)1两。 |
---|---|
制备 | 上为粗末。 |
用法 |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苦竹叶3片,煎至1盏,去滓,分2次温,空腹、食后各1服。 |
功用 | 骨蒸疼烦,翕翕发热,骨节酸痛,口干烦渴。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焙)3两,甘草(炙,锉)2两,半夏(汤洗去滑,炒干)3两。 |
---|---|
制备 | 上为粗末。 |
用法 |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半分(拍碎),大枣3个(去核),竹叶3片,粳米49粒,煎至7分,去滓,空腹温服,日午、夜卧再服。 |
功用 | 止渴。主骨蒸,唇干口燥。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
《圣济总录》卷一六○: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焙)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赤芍药1两,当归(切,焙)1两,人参1两,甘草(炙,锉)1两。 |
---|---|
制备 | 上为粗末。 |
用法 |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功用 | 产后心虚,言语谬误,恍惚不安。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一六○ |
《圣济总录》卷九十七: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焙)3分,赤茯苓(去黑皮)半两,甘草(炙,锉)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大黄(锉,炒)半两,赤芍药1两。 |
---|---|
制备 | 上为粗末。 |
用法 |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竹叶10片,生姜1枣大(拍破),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1日3次。 |
功用 | 虚热痰实,三焦痞结,烦闷壮热,大便不通。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九十七 |
《圣济总录》卷一五六: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焙)半两,半夏(生姜自然汁浸1宿,切炒)半两,贝母(炮)半两,青陈皮(去白,焙)1分,干姜(炮)1分,甘草(炙)1分。 |
---|---|
制备 | 上为粗末。 |
用法 | 每服3钱匕,加生姜3片,水1盏,慢火煎至7分,去滓,空心、食前通口服。 |
功用 | 止烦渴,定咳嗽。主妊娠痰逆,不思饮食。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
《圣济总录》卷一○六:麦门冬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焙)1两,旋覆花1两,木通(锉)1两,黄芩(去黑心)1两,茯神(去木)1两,大黄(锉,炒)3分。 |
---|---|
制备 | 上为粗末。 |
用法 | 木通汤(原书卷一一○)。 |
功用 | 目睛如针刺疼痛,目系急,碜涩疼痛;倒睫拳挛,多生眵泪。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一○六 |
地肤子合剂功能主治:用于治疗癣症及湿疹。地肤子合剂组方:地肤子60克,白鲜皮、苦参各30克,川椒10克,白酒(或酒精)250毫升
斑秃生发灵功能主治: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斑秃。斑秃生发灵组方:黑芝麻50克,何首乌30克,桑椹子20克,95%酒精1000毫升
举胃猪肚散功能主治:健脾益胃,升举中气。举胃猪肚散组方:猪肚1个,白术200克,升麻100克,石榴皮30克
橘皮内金散功能主治:理气消胀。橘皮内金散组方:橘皮100克,鸡内金20克
芪香蜜营膏功能主治:补气行气,润肠通便。芪香蜜营膏组方:黄芪300克,木香45克,蜂蜜适量
桑椹地黄蜜膏功能主治:养阴清热,润肠通便。桑椹地黄蜜膏组方:桑椹500克,生地黄200克,蜂蜜适量
乌梅内金调蜂蜜功能主治:缓中止痛。乌梅内金调蜂蜜组方:鸡内金100克,乌梅肉30克,蜂蜜25克
郁金蜜膏功能主治:行气解郁,活血消瘀。郁金蜜膏组方:郁金100克,蜂蜜适量
地藕葡萄膏功能主治:清热养阴,凉血。地藕葡萄膏组方:鲜藕汁250毫升,葡萄汁250毫升,生地黄200克,蜂蜜适量
桂圆益心膏功能主治:补养心阴。桂圆益心膏组方:桂圆肉150克,当归100克,远志50克,天门冬(天冬)50克,五味子30克,大枣20枚,黑桑椹30克,黑芝麻20克
清热透疹,解毒,主小儿麻疹,麻疹后痢疾,疮疖
化瘀通络,主跌打损伤
,治脱肛,治打扑损伤,和酒饮之,仍捣生龟肉涂之,
,治痘后目肿,经月不开,取点之,
益阴补血,治劳瘵骨蒸,久嗽咯血,久疟,血痢,肠风痔血,筋骨疼痛,肉作羹臛,大补,酿酒,主大风缓急,四肢拘挛,或久瘫缓不收摄,皆差,主除温瘴气,风痹,身肿,踒折,大补阴虚,作羹臛,截久疟不愈,治筋骨疼痛及一、二十年寒嗽,止泻血、血痢,治骨蒸劳热,吐血,衄血,肠风血痔,阴虚血热之症,治女子干病,老人尿多及流血不止,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止咳平喘,清热解毒,杀虫,主风湿痹痛,肾虚腰痛,跌打损伤,小肠气痛,风火牙痛,咳嗽,哮喘,疥癣,蛔虫病,蛲虫病及预防流感
治痨伤虚损,有滋补清热之功,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健脾理气,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疼,跌打损伤,胃痛,小二疳积,
,作补药,可治虚劳等证,
清热解毒,舒筋活络,主扁桃体炎,咽喉炎,风湿痹痛,中风偏瘫,腰腿痛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