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 | 甘草(炙)蔼 青皮(去瓤,锉,炒)丁香 白豆蔻仁 沉香 木香 槟榔 肉豆寇仁各150克 白术(锉,微炒)1.2干克 人参(去芦)茯苓(去皮)诃藜勒(胃,取皮)各300克 肉桂(去粗皮)口 干姜(炮裂)各75克 麝香(别研)30克 |
---|---|
制备 | <p>上药为细末,入香麝令匀,炼蜜和丸,如酸枣大。</p> |
用法 | 每服1丸,细嚼,炒生姜、盐汤送下;温酒亦可,空腹时服。 |
功用 | 主脾胃寒气上逆心腹,胁肋胀满刺痛,胸膈噎塞,痰逆恶心,噫气吞酸,不思饮食,呕吐不止,及翻胃膈气,宿食留饮,心痛霍乱,妇人血气心腹疼痛。 |
出处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
方出《千金》卷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一:丁沉丸 | |
组成 | 沉香5两,藁本3两,白瓜瓣半升,丁香5合,甘草2两,当归2两,芎?2两,麝香2两。 |
---|---|
制备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
用法 |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丁香丸”、“香遍满方”。 |
功用 | 久服令举身皆香。主七窍臭气。 |
出处 | 方出《千金》卷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一 |
《博济》卷二:丁沉丸 | |
组成 | 丁香半两,沉香半两,木香半两,槟榔半两,白豆蔻半两,云南根半两,肉豆蔻(去皮)半两,甘草(炙)半两,青皮(去白)半两,人参2两,茯苓2两,白术4两,官桂1分,丁香皮半两,诃子1两(去核),麝香1钱(研),玄参1两半,柳桂1分,干姜1分(炮),金钗,石斛1两。 |
---|---|
制备 | 上为细末,续入麝香,和匀,炼蜜为丸,如酸枣大。 |
用法 | 每服半丸或1丸,烂嚼,炒生姜,橘皮、盐汤送下,温酒亦可;妇人炒生姜、橘皮、醋汤送下。 |
功用 | 理中。主脾胃一切气不和,吐逆,不思饮食,霍乱不止,心腹刺痛膨闷,胸膈噎塞,久积虚气,伤酒痰逆,妇人血气及月候不调。 |
出处 | 《博济》卷二 |
《医方类聚》卷一○六引《神巧万全方》:丁沉丸 | |
组成 | 丁香1两,沉香1两,木香1两,诃黎勒皮1两,附子(炮)1两,硇砂(水飞过)1两,干姜(炮)1两,青陈皮(去白)1两,神曲(别杵)1两,槟榔1两半,桃仁120个(汤浸去皮,麸炒黄)。 |
---|---|
制备 | 上为末,以硇砂、神曲,别以酒煮为膏和搜,丸如梧桐子大。 |
用法 | 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 |
功用 | 五种膈气,壅塞气逆,心腹胀痛,宿食不消。 |
出处 | 《医方类聚》卷一○六引《神巧万全方》 |
《医方类聚》卷一一一引《神巧万全方》:丁沉丸 | |
组成 | 硇砂(汤泡,澄清,以白瓷器贮,飞过)1两半,桃仁(去皮尖双仁,麸微炒,研入)1两半,川大黄(末)1两,阿魏半两(酒化),神曲1两(以上五味,以酒1升,于银器中慢火熬成膏,和后药末,如少,更入酒熬),大附子(炮)1两,丁香1两,木香1两,沉香1两,槟榔2两(生用),肉豆蔻(去壳)3分,青陈皮(去瓤)3分,厚朴(姜汁浸[方剂汇www.fane8.com],炙)3分,荆三棱3分,蓬莪术3分,当归3分。 |
---|---|
制备 | 上为末,入硇砂膏中,和令得所,丸如梧桐子大。 |
用法 | 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一切气,刺痛不可忍者,以青皮裹盐,一弹子大,入火中烧令赤,急挑盏中,酒投放温,送下30丸。 |
功用 | 补暖下元,去积滞。主痃癖,冷症块,及丈夫腰脚。 |
出处 | 《医方类聚》卷一一一引《神巧万全方》 |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丁沉丸 | |
组成 | 沉香(锉)1两,陈皮(汤洗,去白,焙)1两,诃黎勒(煨熟,取皮)1两,木香半两,丁香半两,肉豆蔻(去壳,炮)2枚。 |
---|---|
制备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
用法 | 丁香丸(《普济方》卷二十一)。 |
功用 | 谷劳嗜卧,四肢怠惰。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
《圣济总录》卷五十四:丁沉丸 | |
组成 | 丁香1分,沉香(锉)1分,木香1分,茴香子(炒)1分,鸡舌香半分,胡椒半分,阿魏少许(细研,醋调面和作饼,瓦上煿熟,为末)。 |
---|---|
制备 | 上7味,除阿魏外,捣罗为末,以阿魏末煮糊为丸,如绿豆大。 |
用法 | 每服5-7丸,细嚼,盐汤送下;如本脏气弱,炒茴香子酒送下;妇人血气,醋汤送下。 |
功用 | 三焦虚胀。 |
出处 | 《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
《魏氏家藏方》卷五:丁沉丸 | |
组成 | 肉豆蔻(面裹,煨)、丁香(不见火)、白豆蔻仁、木香(不见火)、缩砂仁、槟榔、麦糵(炒)、诃子皮、面姜、青皮(去瓤)、人参(去芦)、胡椒各等分。 |
---|---|
制备 |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
用法 | 本方名丁沉丸,但方中无沉香,疑脱。 |
功用 | 气逆,脾胃不和,疰闷胸胁,噎塞不利;或气时上攻冲,饮食减少。 |
出处 | 《魏氏家藏方》卷五 |
《杨氏家藏方》卷五:丁沉丸 | |
组成 | 丁香2两,沉香1两,人参(去芦头)半两,肉豆蔻10枚(面裹,煨熟)。 |
---|---|
制备 | 上为细末,用甘草10两,捶碎,入水1斗,揉尽去滓,熬成膏子,为丸如悟桐子大。 |
用法 | 本方方名,《普济方》卷二○五引作“丁香丸。” |
功用 | 胸膈痞闷,呕逆恶心,腹胁胀满。 |
出处 | 《杨氏家藏方》卷五 |
《局方》卷三:丁沉丸 | |
组成 | 甘草(炙)5两,青皮(去瓤,锉,炒)5两,丁香5两,白豆蔻仁5两,沉香5两,木香5两,槟榔5两,肉豆蔻仁5两,白术(锉,微炒)40两,人参(去芦)10两,茯苓(去皮)10两,诃黎勒(煨,取皮)10两,肉桂(去粗皮)2两半,干姜(炮裂)2两半,麝香(别研)1两。 |
---|---|
制备 | 上为细末,入麝香令匀,炼蜜为丸,如酸枣大。 |
用法 | 每服1丸,空心、食前细嚼,炒生姜、盐汤送下;温酒亦得。 |
功用 | 一切冷气攻心腹,胁肋胀满刺痛,胸膈噎塞,痰逆恶心,噫气吞酸,不思饮食,胃中冷逆,呕吐不止;及翻胃膈气,宿食留饮,心痛霍乱;妇人血气心腹痛。 |
出处 | 《局方》卷三 |
《袖珍》卷三:丁沉丸 | |
组成 | 丁香5钱,人参5钱,沉香3钱,白蔻3钱,诃子3钱,白术3钱。 |
---|---|
制备 | 上以甘草膏子为丸,如绿豆大。 |
功用 | 酒病。 |
出处 | 《袖珍》卷三 |
地肤子合剂功能主治:用于治疗癣症及湿疹。地肤子合剂组方:地肤子60克,白鲜皮、苦参各30克,川椒10克,白酒(或酒精)250毫升
斑秃生发灵功能主治: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斑秃。斑秃生发灵组方:黑芝麻50克,何首乌30克,桑椹子20克,95%酒精1000毫升
举胃猪肚散功能主治:健脾益胃,升举中气。举胃猪肚散组方:猪肚1个,白术200克,升麻100克,石榴皮30克
橘皮内金散功能主治:理气消胀。橘皮内金散组方:橘皮100克,鸡内金20克
芪香蜜营膏功能主治:补气行气,润肠通便。芪香蜜营膏组方:黄芪300克,木香45克,蜂蜜适量
桑椹地黄蜜膏功能主治:养阴清热,润肠通便。桑椹地黄蜜膏组方:桑椹500克,生地黄200克,蜂蜜适量
乌梅内金调蜂蜜功能主治:缓中止痛。乌梅内金调蜂蜜组方:鸡内金100克,乌梅肉30克,蜂蜜25克
郁金蜜膏功能主治:行气解郁,活血消瘀。郁金蜜膏组方:郁金100克,蜂蜜适量
地藕葡萄膏功能主治:清热养阴,凉血。地藕葡萄膏组方:鲜藕汁250毫升,葡萄汁250毫升,生地黄200克,蜂蜜适量
桂圆益心膏功能主治:补养心阴。桂圆益心膏组方:桂圆肉150克,当归100克,远志50克,天门冬(天冬)50克,五味子30克,大枣20枚,黑桑椹30克,黑芝麻20克
清热透疹,解毒,主小儿麻疹,麻疹后痢疾,疮疖
化瘀通络,主跌打损伤
,治脱肛,治打扑损伤,和酒饮之,仍捣生龟肉涂之,
,治痘后目肿,经月不开,取点之,
益阴补血,治劳瘵骨蒸,久嗽咯血,久疟,血痢,肠风痔血,筋骨疼痛,肉作羹臛,大补,酿酒,主大风缓急,四肢拘挛,或久瘫缓不收摄,皆差,主除温瘴气,风痹,身肿,踒折,大补阴虚,作羹臛,截久疟不愈,治筋骨疼痛及一、二十年寒嗽,止泻血、血痢,治骨蒸劳热,吐血,衄血,肠风血痔,阴虚血热之症,治女子干病,老人尿多及流血不止,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止咳平喘,清热解毒,杀虫,主风湿痹痛,肾虚腰痛,跌打损伤,小肠气痛,风火牙痛,咳嗽,哮喘,疥癣,蛔虫病,蛲虫病及预防流感
治痨伤虚损,有滋补清热之功,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健脾理气,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疼,跌打损伤,胃痛,小二疳积,
,作补药,可治虚劳等证,
清热解毒,舒筋活络,主扁桃体炎,咽喉炎,风湿痹痛,中风偏瘫,腰腿痛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