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 | 红花 桃仁 当归尾 赤芍药 泽兰叶 楂肉 牡丹皮 红曲 |
---|---|
用法 | 水煎服。 |
功用 | 治外感吐血,表邪已解,吐血色紫,上焦蓄血,血臌腹胀。 |
出处 | 《症因脉治》卷二 |
《兰室秘藏》卷下:红花桃仁汤 | |
组成 | 黄柏1钱5分,生地黄1钱,泽泻8分,苍术6分,当归梢5分,汉防己5分,防风梢5分,猪苓5分,麻黄2分,红花半分,桃仁10个。 |
---|---|
制备 | 上锉,如麻子大。 |
用法 | 《医学正传》有麻仁,无麻黄。 |
功用 | 补北方,泻中央。主痔漏经年。 |
出处 | 《兰室秘藏》卷下 |
《疮疡经验全书》卷三:红花桃仁汤 | |
组成 | 生地黄5分,当归5分,红花5分,防风5分,猪苓5分,苍术6分,泽泻8分,麻黄2分,黄柏1钱5分,木香2分。 |
---|---|
用法 | 本方名红花桃仁汤;但方中无桃仁,疑脱。 |
功用 | 补北方[方剂汇www.fane8.com],泻中央。主痔漏如勾肠莲花、菱角翻花、珊瑚盘肠等痔,年久不愈者。 |
出处 | 《疮疡经验全书》卷三 |
《症因脉治》卷一:红花桃仁汤 | |
组成 | 大黄、枳壳、厚朴、桃仁、红花、赤芍药、当归尾。 |
---|---|
功用 | 内伤死血停滞胁肋,胁肋作痛,或左或右,或左右皆痛,或左右攻冲,或时痛时止,或常痛不休,脉两关芤涩。 |
出处 | 《症因脉治》卷一 |
《症因脉治》卷一:红花桃仁汤 | |
组成 | 红花、桃仁、当归尾、赤芍药、泽兰叶、楂肉、牡丹皮、山栀子。 |
---|---|
功用 | 血分素热,又喜辛辣之物,伤其阴血,停积于中,而成内伤死血胃脘痛,日轻夜重,或唧唧作声,得寒则痛,得热暂缓,脉涩结。 |
出处 | 《症因脉治》卷一 |
《伤寒大白》卷二:红花桃仁汤 | |
组成 | 红花、桃仁、赤芍药、当归身。 |
---|---|
用法 | 加山楂、香附,以散凝结;加山栀,以散热结;加韭汁,以散寒结。 |
功用 | 行血活血。主蓄血。 |
出处 | 《伤寒大白》卷二 |
《症因脉治》卷一:红花桃仁汤 | |
组成 | 红花、桃仁、赤芍药、当归尾、秦艽、独活。 |
---|---|
功用 | 瘀血停滞,内伤腰痛,日轻夜重,痛定一处,不能转侧,尺脉芤涩。 |
出处 | 《症因脉治》卷一 |
地肤子合剂功能主治:用于治疗癣症及湿疹。地肤子合剂组方:地肤子60克,白鲜皮、苦参各30克,川椒10克,白酒(或酒精)250毫升
斑秃生发灵功能主治: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斑秃。斑秃生发灵组方:黑芝麻50克,何首乌30克,桑椹子20克,95%酒精1000毫升
举胃猪肚散功能主治:健脾益胃,升举中气。举胃猪肚散组方:猪肚1个,白术200克,升麻100克,石榴皮30克
橘皮内金散功能主治:理气消胀。橘皮内金散组方:橘皮100克,鸡内金20克
芪香蜜营膏功能主治:补气行气,润肠通便。芪香蜜营膏组方:黄芪300克,木香45克,蜂蜜适量
桑椹地黄蜜膏功能主治:养阴清热,润肠通便。桑椹地黄蜜膏组方:桑椹500克,生地黄200克,蜂蜜适量
乌梅内金调蜂蜜功能主治:缓中止痛。乌梅内金调蜂蜜组方:鸡内金100克,乌梅肉30克,蜂蜜25克
郁金蜜膏功能主治:行气解郁,活血消瘀。郁金蜜膏组方:郁金100克,蜂蜜适量
地藕葡萄膏功能主治:清热养阴,凉血。地藕葡萄膏组方:鲜藕汁250毫升,葡萄汁250毫升,生地黄200克,蜂蜜适量
桂圆益心膏功能主治:补养心阴。桂圆益心膏组方:桂圆肉150克,当归100克,远志50克,天门冬(天冬)50克,五味子30克,大枣20枚,黑桑椹30克,黑芝麻20克
清热透疹,解毒,主小儿麻疹,麻疹后痢疾,疮疖
化瘀通络,主跌打损伤
,治脱肛,治打扑损伤,和酒饮之,仍捣生龟肉涂之,
,治痘后目肿,经月不开,取点之,
益阴补血,治劳瘵骨蒸,久嗽咯血,久疟,血痢,肠风痔血,筋骨疼痛,肉作羹臛,大补,酿酒,主大风缓急,四肢拘挛,或久瘫缓不收摄,皆差,主除温瘴气,风痹,身肿,踒折,大补阴虚,作羹臛,截久疟不愈,治筋骨疼痛及一、二十年寒嗽,止泻血、血痢,治骨蒸劳热,吐血,衄血,肠风血痔,阴虚血热之症,治女子干病,老人尿多及流血不止,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止咳平喘,清热解毒,杀虫,主风湿痹痛,肾虚腰痛,跌打损伤,小肠气痛,风火牙痛,咳嗽,哮喘,疥癣,蛔虫病,蛲虫病及预防流感
治痨伤虚损,有滋补清热之功,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健脾理气,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疼,跌打损伤,胃痛,小二疳积,
,作补药,可治虚劳等证,
清热解毒,舒筋活络,主扁桃体炎,咽喉炎,风湿痹痛,中风偏瘫,腰腿痛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