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 | 白果(去壳,砸碎,炒黄色)21个(9克)、麻黄三钱(9克)、苏子二钱(6克)、甘草一钱(3克)、款冬花三钱(9克)、杏仁(去皮尖)一钱五分(4.5克)、桑白皮(蜜炙)三钱(6克)、黄芩(微炒)一钱五分(4 5克)、法半夏三钱(9克) |
---|---|
用法 | 水煎服,每日2次。 |
功用 | 宣肺降气,祛痰平喘。主治痰热内蕴,肺气上逆,症见痰多气急,痰稠色黄,哮喘咳嗽,或有恶寒发热,舌苔黄腻,脉滑数。 |
运用 |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慢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等病症。 |
方解 | 本方用麻黄宣肺平喘,白果敛肺定喘,一开一收;杏仁、苏子、半夏、款冬花降气化痰;桑白皮、黄芩清泄肺热;甘草调和诸药,兼以润肺。合而用之,共成宣肺平喘,化痰泄热之功。 |
研究 | 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肺脓疡、间质性肺炎、过敏性咳嗽、弥散性全细支气管炎、肺心病等其他肺系疾病证属痰热内蕴,肺气上逆的病症。实验研究表明,定喘汤有化痰、平喘、抗炎作用,还能抑制气道重塑,减少嗜酸粒细胞浸润,改善肺功能。 |
方歌 | 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白皮桑,苏杏黄芩兼甘草,外寒痰热喘哮尝。 |
提示 | 新感风寒,无汗而喘,内无痰热者不宜用;哮喘日久,气虚脉弱者不宜用。 |
出处 | 《摄生众妙方》卷六 |
《幼科金针》卷上:定喘汤 | |
组成 | 款冬花、杏仁、熟半夏、枯芩、苏子、甘草、桑白皮、麻黄(冬春带节,夏用根节,秋季根多本少)。 |
---|---|
用法 | 加炒白果肉(去皮心)数个,河水煎服。 |
功用 | 肺风痰喘。 |
提示 | 忌生姜引。 |
出处 | 《幼科金针》卷上 |
《妇人良方》卷六:定喘汤 | |
组成 | 半夏曲(炒)1钱半,明阿胶(炒)1钱半,甘草1钱半,罂粟壳半两(制),五味子1分,桑白皮1分,麻黄(去节)1分,人参1分,上姜3片,乌梅半个。 |
---|---|
用法 | 每服3大钱,加生姜3片,乌梅半个,煎至7分,去滓,食后临卧渐渐温服。 |
功用 | 丈夫、妇女远年近日肺气咳嗽,上气喘息,喉中涎声,胸满气逆,坐卧不安,饮食不下。及肺感寒邪,咳嗽声重,语声不出,鼻塞头昏。 |
出处 | 《妇人良方》卷六 |
《临证医案医方》:定喘汤 | |
组成 | 巴戟天9g,仙灵脾9g,枸杞子12g,款冬花12g,苏子9g,代赭石12g,人参3g,炒杏仁9g,五味子3g,远志6g,茯神9g,胡桃肉7个(焙)。 |
---|---|
功用 | 益肾定喘,化痰。主喘息气短,痰鸣,腰腿酸软无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
出处 | 《临证医案医方》 |
《玉案》卷四:定喘汤 | |
组成 | 麦冬(去心)2钱,人参2钱,辽五味21个,麻黄5分,白术(土炒)1钱2分,杏仁(去皮尖)1钱2分[方剂汇www.fane8.com],陈皮1钱2分,葶苈子1钱2分。 |
---|---|
用法 | 加黑枣2个,水煎,食远服。 |
功用 | 胃虚作喘,脉气无力,抬肩撷项,喘而不休。 |
出处 | 《玉案》卷四 |
《麻症集成》卷四:定喘汤 | |
组成 | 炙麻黄、杏仁、桑白皮、枯芩、苏子、瓜蒌、葶苈。 |
---|---|
功用 | 麻症气逆膈热,肺热咳嗽。 |
出处 | 《麻症集成》卷四 |
《片玉心书》卷四:定喘汤 | |
组成 | 陈皮(去白)、南星(制)、栀子仁、软石膏、杏仁泥、薄荷叶、赤茯苓。 |
---|---|
制备 | 上锉细。 |
用法 | 水煎,加竹沥服之。 |
功用 | 小儿急惊风,痰气喘急者。 |
出处 | 《片玉心书》卷四 |
《医学集成》卷三:定喘汤 | |
组成 | 北耆1两,熟地黄8钱,人参2钱,当归3钱,阿胶3钱,附子1钱半。 |
---|---|
功用 | 产后喘促。 |
出处 | 《医学集成》卷三 |
《扶寿精方》:定喘汤 | |
组成 | 白果21枚(去壳,炒黄色,分破)麻黄 款冬花 桑白皮(蜜炙)各9克 苏子6克,法制半夏(如无,甘草煎汤,泡七次)9克 杏仁(去皮、尖)黄芩(微炒)各4.5克 甘草3克 |
---|---|
制备 | 上药锉碎。 |
用法 | 用水450毫升,煮取300毫升,每服150毫升,不拘时,徐徐服之。 |
功用 | 宜肺平喘,清热化痰。主风寒外束,痰热壅肺,哮喘咳嗽,痰稠色黄,胸闷气喘,喉中有哮鸣声,或有恶寒发热,舌苔薄黄,脉滑数。现用于支气管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者。 |
提示 | 方中麻黄宜肺平喘,白果敛肺定喘,一开一收为君;杏仁、苏子、半夏、款冬花降气化痰为臣;桑白皮、黄芩清泄肺热为佐;甘草调和诸药,兼以润肺为使。合而用之,共成宜肺平喘,化痰泄热之功。 |
出处 | 《扶寿精方》 |
《临证医案医方》:定喘汤 | |
组成 | 葶苈子9g,苏子9g,杏仁9g,旋覆花6g(布包),代赭石12g(布包),麻黄3g,僵蚕9g,枇杷叶9g,射干9g,化橘红9g,川贝母9g,黛蛤散9g(布包)。 |
---|---|
功用 | 定喘,化痰,止咳,降气。主喘促痰呜,咳嗽,气闷,舌苔厚腻,脉大有力。 |
出处 | 《临证医案医方》 |
《家庭医生报》:定喘汤 | |
组成 | 半夏、紫苏子、丹参、钩藤各12克,胆南星15克,枇杷叶15克,桔梗、瓜蒌各10克,防风15克,甘草10克。 |
---|---|
用法 | 每日1帖,水煎两次混合,早晚分服。 |
功用 | 祛痰化瘀,降气平喘。 |
运用 | 有家族史者加蝉衣、乌梅祛风抗过敏;热者加石膏;寒者加麻黄;肾虚气逆者加胡桃肉、紫石英、山萸肉等益气补肾降逆药;久病阴伤加元参、天花粉、川贝母等养阴生津药;便秘加生大黄。 |
方解 | 半夏、紫苏子豁痰降逆,以断哮喘发生之本,胆南星具有中枢镇咳和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作用,对唿吸道各种细菌有抑制作用;丹参活血化瘀;钩藤有解除支气管痉挛之效;枇杷叶有抑菌、平喘和祛痰等作用;桔梗、瓜蒌有杀菌、止咳化痰的功效;防风有抑制哮喘发作期的变态反应,清除过敏原的刺激;甘草有类似皮质激素和抗变态反应等作用。诸药相合,有止咳祛痰、平喘,抗敏解痉之功。 |
提示 | 治疗期间勿感受风寒,忌生冷、肥腻、荤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
出处 | 《家庭医生报》 |
地肤子合剂功能主治:用于治疗癣症及湿疹。地肤子合剂组方:地肤子60克,白鲜皮、苦参各30克,川椒10克,白酒(或酒精)250毫升
斑秃生发灵功能主治: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斑秃。斑秃生发灵组方:黑芝麻50克,何首乌30克,桑椹子20克,95%酒精1000毫升
举胃猪肚散功能主治:健脾益胃,升举中气。举胃猪肚散组方:猪肚1个,白术200克,升麻100克,石榴皮30克
橘皮内金散功能主治:理气消胀。橘皮内金散组方:橘皮100克,鸡内金20克
芪香蜜营膏功能主治:补气行气,润肠通便。芪香蜜营膏组方:黄芪300克,木香45克,蜂蜜适量
桑椹地黄蜜膏功能主治:养阴清热,润肠通便。桑椹地黄蜜膏组方:桑椹500克,生地黄200克,蜂蜜适量
乌梅内金调蜂蜜功能主治:缓中止痛。乌梅内金调蜂蜜组方:鸡内金100克,乌梅肉30克,蜂蜜25克
郁金蜜膏功能主治:行气解郁,活血消瘀。郁金蜜膏组方:郁金100克,蜂蜜适量
地藕葡萄膏功能主治:清热养阴,凉血。地藕葡萄膏组方:鲜藕汁250毫升,葡萄汁250毫升,生地黄200克,蜂蜜适量
桂圆益心膏功能主治:补养心阴。桂圆益心膏组方:桂圆肉150克,当归100克,远志50克,天门冬(天冬)50克,五味子30克,大枣20枚,黑桑椹30克,黑芝麻20克
清热透疹,解毒,主小儿麻疹,麻疹后痢疾,疮疖
化瘀通络,主跌打损伤
,治脱肛,治打扑损伤,和酒饮之,仍捣生龟肉涂之,
,治痘后目肿,经月不开,取点之,
益阴补血,治劳瘵骨蒸,久嗽咯血,久疟,血痢,肠风痔血,筋骨疼痛,肉作羹臛,大补,酿酒,主大风缓急,四肢拘挛,或久瘫缓不收摄,皆差,主除温瘴气,风痹,身肿,踒折,大补阴虚,作羹臛,截久疟不愈,治筋骨疼痛及一、二十年寒嗽,止泻血、血痢,治骨蒸劳热,吐血,衄血,肠风血痔,阴虚血热之症,治女子干病,老人尿多及流血不止,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止咳平喘,清热解毒,杀虫,主风湿痹痛,肾虚腰痛,跌打损伤,小肠气痛,风火牙痛,咳嗽,哮喘,疥癣,蛔虫病,蛲虫病及预防流感
治痨伤虚损,有滋补清热之功,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健脾理气,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疼,跌打损伤,胃痛,小二疳积,
,作补药,可治虚劳等证,
清热解毒,舒筋活络,主扁桃体炎,咽喉炎,风湿痹痛,中风偏瘫,腰腿痛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