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体穴位图 / 手少阳三焦经 / 天牖穴

天牖穴

穴位

天牖Tiānyǒu,出《灵枢·本输》。上部为天。牖指户,墙上通风采光的洞口,窗开旁曰牖,所以助明也。与天窗穴意同,有头窍之意。此穴在颈,其位高,有天之象,位居颈旁,如宫室之旁窗,故喻名天牖,能开通耳目壅塞之气。张志聪注:“牖,窗也,头面之穴窍,如楼阁大牖,所以通气者也。”。

经属

属手少阳三焦经。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颈侧部,当乳突的后方直下,平下颌角,胸锁乳突肌的后缘。

取法:乳突后方直下平下颌角的凹陷处即是。

作用与主治

作用:有清头明目,通经活络

主治:头面五官疾患:如头痛,头晕,面肿,视神经萎缩,目痛,鼻塞,鼻衄,耳鸣,耳聋,喉痹,项强,落枕,瘰疬,目昏,目眩,暴聋,头风,不闻香臭,肩背,臂及臑疼痛,项强不能回顾,多梦,疟疾,头痛头晕,目痛面肿,暴聋耳鸣,视神经炎,鼻衄喉痹,颈肩背部痉挛强直,瘰疬多梦等。

刺灸法

刺法:直刺0.5~1寸,局部有酸胀感。

灸法: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常用中指指腹轻轻按摩天牖穴,每次3~5分钟,对肩颈不适有良好的调理作用。

配伍

穴位名

天牖Tiānyǒu,出《灵枢·本输》。上部为天。牖指户,墙上通风采光的洞口,窗开旁曰牖,所以助明也。与天窗穴意同,有头窍之意。此穴在颈,其位高,有天之象,位居颈旁,如宫室之旁窗,故喻名天牖,能开通耳目壅塞之气。张志聪注:“牖,窗也,头面之穴窍,如楼阁大牖,所以通气者也。”。

穴位经属

属手少阳三焦经。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颈侧部,当乳突的后方直下,平下颌角,胸锁乳突肌的后缘。

取法:乳突后方直下平下颌角的凹陷处即是。

穴位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头夹肌、头半棘肌。有耳后动脉及枕小神经。皮肤由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双重分布。皮肤厚而致密。皮下筋膜由脂肪组织和致密的结缔组织形成。其结缔组织的纤维形成纤维刺,连于皮肤病与深筋(项筋膜)。针由皮肤、皮下筋膜致密的项筋膜,在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针由深层的头夹肌,在颈深动、静脉升支的后方,入头半棘肌。头夹肌和头半棘肌均由颈神经后支支配。

作用与主治

作用:有清头明目,通经活络

主治:头面五官疾患:如头痛,头晕,面肿,视神经萎缩,目痛,鼻塞,鼻衄,耳鸣,耳聋,喉痹,项强,落枕,瘰疬,目昏,目眩,暴聋,头风,不闻香臭,肩背,臂及臑疼痛,项强不能回顾,多梦,疟疾,头痛头晕,目痛面肿,暴聋耳鸣,视神经炎,鼻衄喉痹,颈肩背部痉挛强直,瘰疬多梦等。

穴位刺灸法

刺法:直刺0.5~1寸,局部有酸胀感。

灸法: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常用中指指腹轻轻按摩天牖穴,每次3~5分钟,对肩颈不适有良好的调理作用。

配伍

配人中穴、迎香穴、合谷穴治面肿。

配听宫穴、液门穴治耳聋。

配廉泉穴、合谷穴、翳风穴治喉痹。

配风池穴、太冲穴治头痛。

配听宫穴、中渚穴治耳聋。

配颈百劳穴、后溪穴治颈肌痉挛。

配睛明穴、太冲穴治目痛。

配听会穴、四渎穴治暴聋。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暴聋气蒙,耳目不明,取天牖。

《针灸甲乙经》:肩背痛,寒热,瘰疬绕颈,有大气暴聋,气蒙瞀,头目不明,头颔痛,泪出,鼻衄不得息,不知香臭,风眩,喉痹,天牖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天牖主目不明,耳不聪。主乳肿,缺盆中肿。

《备急千金要方》:天牖、曲渎,主暴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头风面肿,项强不得回顾。

《针灸大成》:主暴聋气,目不明,耳不聪,夜梦颠倒,面青黄无颜色,头风面肿,项强不得回顾,目中痛。

《类经图翼》:天牖穴不宜补,亦不宜灸,灸取令人面肿。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头夹肌、头半棘肌。有耳后动脉及枕小神经。皮肤由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双重分布。皮肤厚而致密。皮下筋膜由脂肪组织和致密的结缔组织形成。其结缔组织的纤维形成纤维刺,连于皮肤病与深筋(项筋膜)。针由皮肤、皮下筋膜致密的项筋膜,在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针由深层的头夹肌,在颈深动、静脉升支的后方,入头半棘肌。头夹肌和头半棘肌均由颈神经后支支配。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暴聋气蒙,耳目不明,取天牖。

《针灸甲乙经》:肩背痛,寒热,瘰疬绕颈,有大气暴聋,气蒙瞀,头目不明,头颔痛,泪出,鼻衄不得息,不知香臭,风眩,喉痹,天牖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天牖主目不明,耳不聪。主乳肿,缺盆中肿。

《备急千金要方》:天牖、曲渎,主暴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头风面肿,项强不得回顾。

《针灸大成》:主暴聋气,目不明,耳不聪,夜梦颠倒,面青黄无颜色,头风面肿,项强不得回顾,目中痛。

《类经图翼》:天牖穴不宜补,亦不宜灸,灸取令人面肿。

搜索推荐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