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间叶源性肿瘤均可在纵隔内见到。间叶组织包括纤维、脂肪、平滑肌、骨骼肌、间皮、滑膜、血管、组织细胞以及原始间叶细胞等(骨、软骨和淋巴造血系统),它们是一大类在胚胎学上有共同起源的组织的总称。在胚胎时期均由中胚层演化而来,起到支持、营养、保护等作用。凡起源于上述组织的肿瘤习惯上称为软组织肿瘤。尽管来自一个共同源基,但它们具有不同解剖学和形态学特点,表现为形形色色的新生物。骨、软骨和淋巴造血系统也起源于中胚层,但因其有各自特有的结构,一般不作软组织而论。
纵隔间叶源性肿瘤的发病原因雷同于全身软组织肿瘤,虽然国内外的学者在遗传学、环境学、免疫病毒学等方面作了不少的工作,但确切病因尚完全明了。
1.创伤
最先注意到的是体表的一些肿瘤与创伤的关系,也有少数报道发现手术、烫伤或化学烧伤的瘢痕组织及异物附近组织易发生软组织肿瘤,潜伏期为2~50年。
2.化学物质
动物实验证实皮下注射多环碳氢化合物能产生多种肉瘤,但在人体的研究上仍未证实。除锈剂或落叶剂中二氧苯定可进入人体内并积聚在脂肪和其他组织中,不能迅速代谢,有可能诱发软组织肉瘤。
3.辐射
放疗病人在放射野中出现肉瘤,一般有2~25年的潜伏期,最常见的类型是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血管肉瘤。
4.良性肿瘤恶变
绝大多数软组织肉瘤是原发的,而不是由良性肿瘤恶变而来,有多年病史的良性肿瘤转为生长迅速,且在光镜下找到肯定的良性病变残留,才可考虑为恶变。
5.病毒感染
曾在实验动物和人类软组织肉瘤中分离出C型病毒、白血病病毒、EB病毒,并注意到HIV感染的病人常伴发卡波西肉瘤。
6.免疫因素
淋巴管肉瘤的发生总是同乳腺癌根治术后慢性淋巴水肿有关,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可引起软组织肉瘤。
7.遗传因素
已知与遗传有关的软组织肿瘤包括平滑肌瘤、黄色瘤等。
8.基因突变
p53基因突变在散发的软组织肿瘤中不常见,已知p53突变Rb基因异常表达的软组织肿瘤要比没有突变的侵袭性更强。
纵隔软组织良性肿瘤组织形态大致与起源组织相似,仅是数量或结构排列上略有差别。纵隔恶性软组织肿瘤形态与正常起源组织相差较大,并且细胞分化程度不同。分化程度高者,常能在肿瘤内找见某些与起源组织相似的形态特点,两者有时难于鉴别,须借助免疫组化、电镜等手段并结合临床才能鉴别。
纵隔间叶源性肿瘤可存在多年而无症状,半数以上是由于偶然发现,也可以是在体格检查时发现。最常见的主诉是胸痛、咳嗽、气短、吞咽困难、声嘶、horner综合征、上腔静脉压迫症及气管、心脏受压等,还有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发热、盗汗、全身不适、纳差、体重减轻等,这些同肿瘤的位置、大小、性质以及生长方式有关,良性肿瘤较少出现症状,浸润性生长常出现受累脏器的相应症状。临床多见的间叶源性肿瘤有:
1.纵隔脂肪源性肿瘤
分良性及恶性两大类,良性肿瘤占大多数。可发生于纵隔任何部位,大部分位于前纵隔、心缘旁或心膈角。
(1)纵隔脂肪瘤 是纵隔内较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成人男性稍多。临床上一般无明显症状,如肿瘤体积大可压迫周围组织,可产生相应症状。CT对脂肪性肿瘤诊断有重要价值,在纵隔内有良好的对比度,可见胸骨后上纵隔的圆形肿物,CT值较低,可为-100HU,肿瘤边缘清晰无外侵。诊断纵隔脂肪瘤应注意在纵隔脂肪瘤中寻找胸腺组织成分,以排除胸腺脂肪瘤的诊断。还应与脂肪过多症鉴别,因肿块有完整包膜,手术切除不困难,一般预后良好。
(2)纵隔脂肪肉瘤 其病因不明。发生于纵隔者罕见,男性稍多于女性,多见于40~60岁,少见于青少年,绝大多数为原发性肿瘤,也有从良性脂肪瘤恶变而来的报道。目前常化分为分化良好型、黏液型、圆形细胞型及多形性和去分化型5种类型,外加5种肿瘤成分同时存在的混合型。脂肪肉瘤多位于后纵隔。病程较长,术前病程从数周到数年不等,常有明显胸痛,肿块巨大可产生压迫症状,CT对诊断有重要意义,MRI与CT相比可多层面扫描,在观察肿瘤扩展范围上优于CT。局部广泛切除,包括肉瘤的包膜,放射治疗对黏液型脂肪肉瘤有效果,并且黏液越多效果越好。纵隔内脂肪肉瘤预后较表浅者差。手术时只做包膜内切除预后差。脂肪肉瘤5年生存率40%~64%,术后复发率高,有报道达24%,复发病人应争取再次手术。
2.纵隔纤维组织源性肿瘤
纤维组织肿瘤由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及胶原纤维所组成。根据分化和成熟程度分为良性及恶性,纵隔纤维原性肿瘤非常罕见,目前习惯将这类肿瘤分类为纤维瘤病、纤维肉瘤及恶性纤维性组织细胞瘤。
(1)纵隔纤维瘤 是一种纤维组织增生性疾病,由胶原纤维和成熟纤维细胞组成。病因不明,可能与一些炎症或肿瘤产生的活性物质有关,也可能是一种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与恶性之间。病人多为中年人,临床症状主要因胸腔纵隔内各脏器受到增生的纤维组织包裹和压迫而引起,可包绕主动脉弓、气管、支气管、心脏等,往往因上腔静脉受阻而被发现,其他尚有胸痛、发热、吞咽困难、声嘶、血沉加快等表现。肿瘤不发生转移,治疗应采取完全切除。
(2)纵隔纤维肉瘤 病因不明,在纵隔者罕见,多位于后纵隔。肿瘤多为圆形或椭圆形,体积较大,生长迅速,局部呈浸润扩展,少有远处转移,发现时一般较大,通常产生症状,主诉有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及吞咽困难等。一些大的肿瘤会分泌胰岛素样因子,引起低血糖。胸部X线表现纤维肉瘤和纤维瘤均无特征性,没有好发部位,通常轮廓清楚,向纵隔一侧突出,没有钙化,可并发胸腔积液。因肿块外侵严重,界限不清,完全切除难度较大。根据病变部位设计合适的手术切口,对手术顺利进行是很重要的。对此类肿瘤外科手术仍为主要治疗方法,放疗或化疗效果不确定。病人预后差。
(3)纵隔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软组织肉瘤,只有极少数的病变是原发于纵隔。男女发病无差别。后纵隔多见,其次为中纵隔。早期常无症状,不易发现,只有当肿瘤生长压迫周围脏器或大血管时才出现症状。胸部X线可提示肿块的存在,多见于后纵隔,常表现为类圆形或不规整的肿块,向纵隔一侧突出,大小不等,密度一般较均匀,少数密度不均匀,可伴有钙化。CT能清楚地了解肿块与周围组织特别是血管关系,对制定手术方案有帮助,病变较小时,边缘光整,密度均匀。首选手术治疗,手术原则尽可能完整切除。术前或术后的辅助治疗如放疗和化疗效果尚未得到证实。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恶性程度较高,局部复发率达40%~55%,最多见肺转移。5年生存率36%。
3.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发生于纵隔者非常罕见,近一半是恶性的,该肿瘤起源于间皮下的未分化间叶细胞,发病与石棉接触史无关。多见于成年男性,常有胸痛、咳嗽、呼吸困难和发热等症状,可有骨关节病、杵状指及低血糖的表现。可有转移,较常见的是肝,也可见淋巴转移。治疗采用外科手术切除,术后辅以放疗和化疗。良性一般预后良好,很少复发。恶性病人长期生存率很低,容易复发,大多数复发病例生存时间不足5年。
4.纵隔血管源性肿瘤
血管源性肿瘤纵隔内罕见,病例统计认为发病率占纵隔肿瘤的0.5%~1.5%[方剂汇www.fane8.com],其10%~30%属恶性,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可发生于纵隔的任何部位,以前上纵隔居多。
(1)纵隔血管瘤 以海绵状血管瘤多见,部分为毛细血管瘤,二者占良性血管瘤的90%,静脉型也有报道。多发于内脏区或椎旁沟,偶尔可扩展到胸壁、颈部及椎管内。多见于青壮年,性别差异不大,病人无症状,症状的发生与肿瘤大小部位及对周围组织压迫或侵犯有关,可以有胸痛、胸闷、咳嗽等症状。CT有助于血管瘤的诊断,可见纵隔孤立性软组织肿块,中等密度,大小不等,边界清,也可模糊不清,较X线胸片容易显示静脉石的存在。治疗方面以手术切除为首选。
(2)纵隔血管内皮细胞瘤 组织学表现介于良恶性之间,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可呈浸润性生长,并可有区域淋巴结转移及重要脏器转移,其中肺和肝是常见的转移部位,属低度恶性肿瘤,手术应广泛切除,有一定的复发率。
(3)纵隔血管内皮肉瘤 发生于纵隔者非常罕见,病因不明,恶性程度高,疾病进展迅速,呈现浸润性生长,可有淋巴和肺脏转移,有时手术中发现已无法切除,病人在术后短期内复发,生存期较短。
(4)纵隔血管平滑肌瘤 主要位于四肢远端皮下组织,罕见于纵隔。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纵隔的任何部位,其中前纵隔多见。肿瘤巨大可有压迫症状,术前诊断有赖于活检,首选手术,预后良好。
(5)纵隔血管平滑肌肉瘤 发病部位以下腔静脉、肺动脉常见,病变位于小血管时不易发现原发血管,诊断颇有争议,须结合肿块大小,发病部位,有无转移及镜下所见有丝分裂数量确定,首选手术治疗,手术范围包括整个肿瘤及其附近的血管和粘连组织,有报道术后复发率达75%,有人曾给予复发病人放疗,但未获成功,化疗仅对少数病例有益。
(6)纵隔血管外皮细胞瘤 起源于血管外皮细胞可有良恶性之分,但病理上难区分,肿瘤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以下肢、腹膜后和头颈部位最常见。无年龄及性别差异。生长缓慢,血行播散是转移的主要途径,以肺和骨常见,大多数病人无症状,后期由于肿块巨大或浸润出现压迫症状,其中较为特殊的症状有低血糖表现,发生原因可能与肿瘤分泌肾素,血液内葡萄糖被大量利用和消耗有关,一旦切除肿瘤,血糖即可恢复正常。诊断有赖于病理确定。MRI和血管造影可显示肿瘤丰富的血管网,并明确边界。术前栓塞疗法可减少肿瘤血供,易于手术切除,术后有复发可能,放疗可作为辅助疗法。
5.纵隔淋巴管源性肿瘤
(1)纵隔淋巴管瘤 淋巴管瘤是畸形而非真性肿瘤。属于先天性疾病。也可能继发于手术、外伤后。以颈部最为常见。临床将淋巴管瘤分为颈型、颈纵隔型、纵隔型。根据异常淋巴管大小,又分为3个类型:①毛细血管型 由细小的淋巴管构成;②海绵状型 由管腔扩张的淋巴管组成,腔内含淋巴液,间质结缔组织常增多,并有散在的淋巴细胞及淋巴滤泡,常沿组织间隙生长,不易切除干净;③囊状淋巴管瘤 此型最多见。
(2)纵隔淋巴管肌瘤 全部发生在女性的良性肿瘤,最初称为淋巴管外皮细胞瘤,其局限性的病变可位于纵隔,常与胸导管及其分支有密切的关系,导致乳糜胸。弥漫型被称为淋巴管肌瘤病,可累及肺脏,有些病例发生在结节性硬化综合征背景上,提示其在发病机制上的联系,发病可能与女性激素有关。有观点认为系一种错构瘤。手术效果较好。
6.纵隔肌源性肿瘤
(1)纵隔横纹肌瘤 此肿瘤可发生于任何部位,甚至是无骨骼肌部位,很少见原发于纵隔,国内期刊少有报道,此肿瘤手术预后良好。
(2)纵隔横纹肌肉瘤 横纹肌肉瘤由不同分化程度的骨骼肌细胞组成的恶性肿瘤。临床上根据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特殊的组织结构和具体形态,将其分为胚胎型(包括葡萄族型)、梭形细胞型、腺泡型和多形型4种,其中胚胎型最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腺泡型多发生于青少年,胚胎型多发生于婴儿,多形性大多发生于老年人。男性发病较女性多见。常无症状,甚至由于转移部位首发症状,肿块较大时可出现周围脏器压迫症状,因肿瘤恶性程度较高,生长迅速,发现时即有淋巴道或血道转移,手术同时宜结合放疗和化疗,横纹肌肉瘤的病理分类可以决定预后,预后最好的类型是葡萄型横纹肌肉瘤,5年生存率是95%。
7.其他
少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发生于纵隔的其他间叶性肿瘤还有间叶瘤、脑脊膜瘤、滑膜肉瘤、骨外的成骨肉瘤、软骨肉瘤等以及炎症性肿块黄色肉芽肿。
X线胸片诊断价值有限,但可以提供病变在纵隔内的位置、大小、解剖结构有无移位和改变、肿块的相对密度是囊性还是实体、有无钙化,是诊断的基础检查方法;CT的诊断价值较高,增强扫描可分辨出肿块与血管之间的关系;MRI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和对比分辨率,对血管畸形或与血管相关疾病有优势;穿刺活检也可获得术前细胞学诊断。
因发生于纵隔的间叶源性肿瘤来源各异,症状少,无特异性,术前诊断有赖于病理支持,结合临床病史与体格检查,选择合适的辅助检查手段,有利于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软组织肉瘤的分期分级对其诊断、治疗、预后的评价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案,手术途径及手术技术问题应按纵隔肿瘤的手术原则,争取彻底切除。对于恶性间叶源性肿瘤有时还须结合放疗或化疗。
决定纵隔间叶源性肿瘤预后的因素也像发生于其他部位间叶源性肿瘤一样,根据肿瘤的大小,肿瘤分级,手术切缘与肿瘤复发呈正相关,细胞增殖: 诸如ki-67和p105属于增殖标致物,有人研究认为与预后相关。用流量血细胞计数判断实质性肿瘤病人预后,测定细胞DNA量,估计细胞周期的分布和倍性,有报道二倍体和非整倍体肿瘤的10年生存率,前者显著大于后者。
碧桃叶酒功能主治:祛风,消肿,止痒。适用于暑麻疹。碧桃叶酒组方:鲜嫩桃叶500克,鲜鱼腥草60克,胆矾0.6克,薄荷水3克,冰片3克,白酒适量
赤石脂天仙酒功能主治:解毒,消疮。适用于痤疮。赤石脂天仙酒组方:赤石脂10克,密陀僧10克,硫磺10克,樟脑10克,天仙子10克,白果10克,冰片3克,75%酒精300毫升
牛皮癣擦酒功能主治:解毒止痒。用于牛皮癣、神经性皮炎。牛皮癣擦酒组方:斑蝥10只,红娘子10只,生大黄45克,75%酒精500克
补骨脂酒功能主治:祛风消斑。适用于白癜风、汗斑。补骨脂酒组方:补骨脂150克,75%酒精500毫升
乌蛇蒺藜酒功能主治:祛风,活血,通络。适用于白癜风、紫癜,以及肢体麻木等。乌蛇蒺藜酒组方:乌梢蛇90克,白蒺藜30克,防风30克,肉桂30克,天麻45克,五加皮15克,羌活45克,牛膝30克,枳壳45克,熟地黄60克,白酒10斤
故纸猴姜酒功能主治:通络,消斑。适用于白癜风。故纸猴姜酒组方:破故纸(补骨脂)60克,猴姜〔骨碎补〕60克,75%酒精500克
牛蒡陆英根酒功能主治:祛风消肿止痛。适用于刺风、面游风。牛蒡陆英根酒组方:牛蒡子根120克,陆英根120克,米酒5斤
侧柏生姜酒功能主治:生发。用于斑秃。侧柏生姜酒组方:侧柏叶35克,当归15克,生姜12克,何首乌15克,桃仁15克,红花12克,补骨脂15克,鸡血藤30克,白酒800克
双花酒功能主治:生发。适用与脱发、斑秃。双花酒组方:洋金花30克,红花15克,骨碎补15克,白酒300克
斑蝥秦椒酒功能主治:生发。适用于斑秃、脱发。斑蝥秦椒酒组方:斑蝥4只,秦椒15克,补骨脂15克,白酒300克(或75%酒精)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